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的主要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的战争文学是20世纪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的战争文学有写整个世界大战或战役的全景性的宏篇长卷,也有描写局部战争或一次战斗的特写,既有作家通过艺术想象构思的小说、诗歌、戏剧等,又有纪实性的采访通讯、回忆录、特写报告等。在一个世纪中,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战争文学作家和千万部优秀的战争文学作品。这些战争文学作家与前辈相比,多数人都直接经历了战争,他们或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或是战争的受害人。

阿诺尔德·茨韦格的《白种人大战》叙述了一战前及整个战争的发展过程,深刻地表明了大战的起因和战争对人的影响;赫尔漫·沃克的两部小说《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真实地反映了19391945年二战的整个过程,其中涉及到亚非欧的许多重大政治、军事、外交事件。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突出表现了战争对人的摧残以及人性的沧丧以及人道德的缺失。德国女诗人奈莉·萨格斯亲身经历了法西斯集中营的活地狱,她的诗集《在死亡的寓所》,催人泪下地叙述了集中营的苦难和死亡的恐怖;富于正义感的德国作家们纷纷起来同希特勒的法西斯统治和反人类的战争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用文学作品揭露希特勒的阴谋和宣传的欺骗性,呼吁人民擦亮眼睛,不要为纳粹卖命。

——摘编自杨传鑫《20世纪的战争及战争文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战争文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争文学的意义。
2022-06-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机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想要达到丰富,只须去研究机缘。法国社会将会是一个历史家,我只应做它的秘书。通过编制善恶行为的清单,搜集各种事实,描绘各种人物性格,选择社会中的主要事件,用许多同类人物性格特征的组合来塑造典型人物,我也许终于能写成许多历史家们所遗忘了的历史,即人情风俗的历史。

——摘编自【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

材料二   资产阶级“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这个主义只是揭发社会的恶习,描写家族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个人的“生活和冒险”,并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它很容易就安于现状,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生存”显然是无意义的以外,它没有肯定任何事物。

——摘编自【苏】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赋予音乐家挣脱束缚、争取自由和表露个性的精神。以前,音乐家受雇于宫廷、教会、城市和剧院,按雇主要求为特定的目的和场合创作音乐。大革命后,他们跟随贝多芬走上“自由”音乐家的道路,其地位从奴仆一跃成为时代的先导。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音乐家们广泛搜集民歌,大量运用民间音乐元素,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语汇。

——摘编自沈旋等《西方音乐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影响西方音乐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3-05-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文学史是一部以重点作家、作品为基础,表述人类争取精神解放(即心灵自由)的人学艺术史,它既有艺术的鲜活性,又是人类精神解放的年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浪漫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西方文学。雨果的著名论点“浪漫主义的真正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正是因其响亮地呼喊出冲破旧的人学,创立新人学的时代新声而显得光彩夺目。经过一阵浪漫主义的热潮之后,人们看到启蒙思想家所宣称的资本主义现实,却是一个充满尖锐冲突的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便随之产生。作为思潮和流派,我们认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上下限应界定为,从19世纪30年代兴起,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但应明确,其中含有界限分明的前后两大文学思潮,即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和20世纪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比较起来,它们的人学内涵却有着根本区别,前者重在暴露社会上层的灵魂丑恶,揭示社会下层的苦难遭遇,后者“作为革命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贝旨在表现下层群体的斗争和翻身,展示精神上获得的解放和自由。现代主义文学滥觞于20世纪之初(准确说是两个世纪之交)。现代主义文学以解剖自我和弘扬个性为己任,旨在表现意识之下的深层情感和探索心理的深层真实,反对现实主义的浅层真实和浪漫主义的放浪失实。

——摘编自杨昌龙《以人学为基点的回顾和展望—一对西方文学史的宏观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欧洲思想领域有何反应?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概述西方“人学”的发展特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摘编自[法]维克多·雨果《巴尔扎克葬词》

材料二   泰戈尔身上有两种文化特质,印度文化中的泛爱和西方文化中的博爱,在他的骨子里都有很深的印记,在冲突中凸显出美的价值,西方文化所匮乏的品质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却存在着,而且是那么自然而然,毫不造作。

——摘编自朱秀成《以〈吉檀迦利〉为文本解读泰戈尔诗歌的人文价值》

材料三   我们看到,每一代人的感情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时代的风格是震撼的、羞怯的或眩晕的,另一时代的风格或许就成了粗犷的,再过一个时代它或许就变成了像俯视人类的上帝一样无动于衷。所有这些风格都不是故意做出来的,而是由许多社会原因决定的。

——摘编自[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作品的文学特色。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艺发展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
2022-03-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热身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红楼梦》和《人间喜剧》都被誉为“百科全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根据家族兴衰的艺术升华,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包办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在这些饱满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历史背景之下,作者用特有的笔法向读者展现出来了当时腐败、没落的时代特征。

——摘编自杨蓓蓓《论<红楼梦>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首雄伟的史诗,其中描写了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一个完整时期;同时,这也是一部起诉书,向世界控告腐蚀人们良心的金钱的罪恶,这部起诉书在我们今天也依然保留着它的巨大现实意义。他所创造的典型艺术形象具有哲学的深度和历史真实感。正是这种哲学的深度、历史真实感和作家塑造形象的非凡才能,造就了《人间喜剧》的不朽。

——摘编自李菡《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两部文学作品相似的艺术特色。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
2022-01-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都以各种形式表达这一时代精神的最深节奏。

西洋文化的主要基础在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视宇宙的基本结构,是在数量的比例中表示着音乐式的和谐。希腊的建筑的确象征了这种形式严整的宇宙观。柏拉图所称为宇宙本体的“理念”,也是一种合于数学形体的理想图形。……当时以“和谐、秩序、比例、平衡”为美的最高标准与理想,几乎是一班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共同的论调,而这些也是希腊艺术美的特殊征象。

——摘自宗白华《美学散步》


(1)阅读图文材料,指出古代希腊艺术的特点。

徐渭(1521—1593),正如哲学上的李贽、戏曲中的汤显祖(爱情题材戏剧《牡丹亭》作者)小说中的吴承恩(《西游记》作者)一样。他们基本同时而连成一气。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2)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材料中“他们基本同时而连成一气”的含义。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规律与自由竞争支配着整个世界,金钱日益成为衡量人的主要标准。到19世纪的中叶,由法国大革命引起的几十年反反复复的热流终于慢慢地冷却下来。面对大革命所带来的令人沮丧的社会现实,人们不得不冷静地审视社会现实,客观地剖析社会弊端,认真地探讨社会出路。在冷静地考察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悄悄地登上了文学舞台,这就是直到现在依然有着强劲生命力的①文学。

——摘编自李明滨《世界文学简史》


(3)指出材料中①应填写的文学流派名称;结合材料说明该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信勒·凡尔纳(Jules&Veme,1828-1905)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以空想的方式将当时的科技成果神奇化,大胆猜测、热情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并对种种社会弊端进行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制,生前其作“光是无插图小型本便销售了约160万部”。七八十年代,日本明治文坛搬起“凡尔纳翻译热”。作品热度仅次于莎士比亚,成为中国作家“改译”的基础。1902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创办《新小说》杂志,将《海底旅行》归类为“科学小说”进行连载,并亲译介绍西方少年探索冒险、同舟共济精神的《十五小豪杰》。同年4月,赴日留学的鲁迅订阅了该杂志,翌年秋译成《月界旅行》,讲述三名探险家乘坐空心炮弹飞往月球的故事。鲁迅译本重“科普”而轻“幻想”,“不适于我国人者”多有删节与调整;采用章田体,加入对偶的破题诗,但正文“掺用文言俗语”,随处可见“自由、人民、进步、法则、研究、发明”等新调汇。鲁迅认为:“(读者)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摘编自(日)山田敬三《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等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而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总之,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围绕“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这一论述,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世界文艺方面的相关史实给予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释须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1-02-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挪威作家易卜生在他的《玩偶之家》中写道,主人公娜拉在经历一场家庭变故之后,终于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和自己在家中所扮演的“玩偶”角色。于是,在庄严的声称“我是一个人”之后,毅然走出了家门……五四新剧的倡导者们特别钟情于挪威作家易卜生的戏剧。不仅《新青年》曾出版“易卜生专号”,而且胡适也推动并介绍过“易卜生主义”,他指出“易卜生的戏剧只是一个写实主义”。在中国人看来,写出人生之真实,其目的就在于催人醒悟,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甚至一些有志于创造中国现代戏剧的青年,如洪深、田汉等,均把“做中国的易卜生”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如茅盾在《谈谈<玩偶之家)》一文中指出的:“那时候易卜生这个名儿,萦绕于中国青年的胸中,传述于青年的口头,不亚于今日的马克思和列宁。”

——摘编自《易卜生——<玩偶之家)赏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卜生《玩偶之家》所属的艺术创作风格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作品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
2020-03-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洛克艺术萌芽于文艺复兴运动,那时,人文主义者将个人情感汇入宗教艺术的创作中,给其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欧洲封建统治阶级利用重商主义,聚拢了大量财富,极其需要满足日益膨胀的欲望和外部感官享受。巴洛克艺术家们喜欢艺术效果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并想方设法地予以表现。他们将激情和想象力融为一体,赋予豪华的艺术作品以摄人心魄的魅力,使人久久沉迷其中。

——摘编自朱亚娥《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作为大革命的回声,欧洲出现了一股燥热的文学浪潮,这就是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地表达个人时客观世界的感受,极力塑造同周围现实或统治集团格格不入的天才人物或叛逆性格。浪漫主义作家对大自然有强烈的爱,雄伟奇异的大自然或异域风光,往往是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摘编自王丽娜等《西方文学作品解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洛克艺术和浪漫主义文学各自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洛克艺术和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不同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