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的主要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 世纪3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兴起,其中享誉世界文坛的俄国名著是(     )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D.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2023-09-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测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苏联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的主人公索科洛夫的儿子在 1945 年5月9日早晨被一个德国狙击手打死,索科洛夫“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最终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这部小说反映出作者对(       )
A.苏联战争失利的失望B.人类战争的深沉思考
C.人民爱国热情的歌颂D.德国人的控诉与批判
2023-08-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3 . 这些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下列文学作品属于材料所述流派的是(     
A.《巴黎圣母院》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老人与海》
2023-08-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梁实秋与闻一多在美国求学期间,曾读过英国诗人丁尼生的一首诗:“泪,无用的泪,我不知它们何意,深埋在某些神圣的绝望里,从心中涌起,在眼睛汇集,望着欢乐的秋之田野,回忆一去不返的往昔。”下列艺术作品与该诗风格相同的是(     
A.B.
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列关于世界文学艺术的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维克多·雨果创作了《巴黎圣母院》,将美与丑融为一体,生动刻画了美丽纯洁的吉卜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但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以及卑劣的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等几个主要的人物形象。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B贝多芬创作《第六(田园)交响曲》,透露乡村淳朴的田园气息,表达对乡村的热爱。《第九(合唱)交响曲》加入了以《欢乐颂》为歌词的合唱,表达了在欢乐战胜痛苦后获得的喜悦。贝多芬是德国的现实主义音乐大师。
C莫奈(1840—1929年)的《日出·印象》,大量使用了“光”与“色”的结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整体感。莫奈这种对“光”和“色”效果的追求,是写实的手法。
D《青铜时代》是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的青铜雕塑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整个体态和面部表情十分和谐自然,全身的轮廓结构不仅均匀、完美,并体现了精确的解剖知识。罗丹使用翻制真人的技法完成了这尊伟大的艺术作品,促进了世界艺术的发展。

A.AB.BC.CD.D
2023-04-0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里,宗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这种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的创作方法,使全书的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的欲望之间,下列哪部作品与之相似(     
A.《西风颂》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母亲》
2023-03-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下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狄更斯把哥特式小说(18世纪英国小说流派,擅长描写神秘和惊奇的故事)中的恐怖描述转移到了工业化的现实社会中来,对资本主义社会丑陋现象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展望构成了其全部文学创作的主题。这说明他在创作过程中(     
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B.具有反思理性的倾向
C.延续荒诞的文学风格D.直面现实社会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二战后,西方各国的书刊市场上,各种通俗文学、消遣性杂志盛行。通俗文学大多出自文坛上并无地位的作者之手,主要以其曲折和紧张的故事情节,奇特的设想、悬念、推理吸引读者。这种现象说明当时(       
A.市场需求影响文化创作B.人们欣赏品位越来越低
C.艺术的多样性受到冲击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盛行
2023-03-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体现这一特点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D.《母亲》
2023-03-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大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世纪末 19 世纪初,西方文学艺术以一个时代缩影的形式展现了浪漫乐章与心灵激荡、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席勒曾这样评论该文学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       
A.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萧伯纳的《苹果车》
C.海明威的《老人与海》D.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