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60 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
A.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B.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
C.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D.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
2021-10-07更新 | 3951次组卷 | 4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B)试题
2020·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3年,苏联诗人别尔戈丽茨在本国某刊物上发表《关于抒情诗的对话》,指出“我们很多诗篇缺乏主要的东西,没有人情味,没有抒情主人公”。不久该刊物一改往日遵循官方节日传统的做法,在当年的5月1日第一版上刊登了整整一栏爱情诗。这一反传统的文学流派当属
A.“愤怒青年”B.“黑色幽默”
C.“垮掉的一代”D.“解冻文学”
2020-03-16更新 | 183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7年,美国作家凯鲁亚克创作了小说《在路上》。书中主人公萨尔之所以“上路”,是因为 白人的世界不能提供真实的、纯粹的生活,中产阶级所谓的理想和成功都是虚瑕的,因此他主动让自己边缘化,甘愿去做一个“白种黑人”。该作品反映了美国
A.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B.黑人的政治地位提高
C.学者对社会弊病的剖析D.民众精神危机的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近现代某一文学流派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个人普遍的陌生感和孤独感,揭示了物质文明的残酷和冷漠无情,集中体现了西方世界带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悲观情绪。下列属于该流派的作品是
A.《悲惨世界》
B.《战争与和平》
C.《母亲》
D.《等待戈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畅销的两部小说——《飘》(1936年)和《逆性的安东尼》(1933年)都是以早期生活为背景的浪漫史诗,此时最畅销的杂志——《生活》(1936年创刊)则以精彩的摄影著称。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应是,当时美国
A.文艺具有明显的反战情绪
B.现实主义文学受到追捧
C.文艺呈现逃避现实的趋向
D.科技极大地改变了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