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66年美国作家阿尔比创作的戏剧《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剧情发生在深夜,没有什么情节,通过两对夫妇之间近乎“谩骂”的对话,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苦恼,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了严肃的悲剧主题。据此可知,阿尔比所代表的文学流派
A.抒发了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B.表现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C.剖析了社会生活的深刻本质D.突出了对理性的肯定与坚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一位文学评论家在评价某一时期的作品时说道:“这些作品看上去总有些荒谬,然而稍加思索就会感觉到这种荒谬只是形式上的,它们反映的正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一些异己的力量总在压抑着人群,剥夺我们自然的权利,然而我们却毫无反抗之力。”上述作品
A.深入剖析社会并揭露了资本罪恶B.是无产阶级革命者斗争动力之源
C.体现了对战争和社会危机的反思D.猛烈抨击现实并将情感寄托未来
3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学成就举世瞩目,但无一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苏联时期却有5位俄籍作家获奖,除肖洛霍夫外,其他4位都是持不同政见者。这种情况
A.表明瑞典与苏联国家关系改善B.从侧面反映出西方发展的困境
C.说明苏联建设成就获西方肯定D.反映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斗争
2021-07-0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剧本的整体构思看,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传统的戏剧模式。剧中主要角色始终没有出场,5个登台的人物,行为荒唐可笑,记忆模糊不清。该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的悲剧。该类作品
A.表现了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迷惘B.融合了拉美传统文学和西方文学
C.反映了人们对传统被抛弃的抗议D.将爱情和追求个人幸福作为主旋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7年,《终局》首演,其主要人物包括:坐在轮椅上、无法站立的哈姆,侍立一旁、跛足的仆人克劳夫,以及住在垃圾筒、双腿皆无的哈姆的双亲纳格和耐尔。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却又彼此厌弃互相伤害。该戏剧旨在
A.注重真实再现生活细节B.采用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想象
C.表达对理性王国的失望D.展现精神危机下的孤独与无助
2021-04-22更新 | 481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