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苏联、亚非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诗经》中数量众多的怨刺诗,本是先秦进谏制度和进谏活动的产物,政治现实不仅直接决定了怨刺诗的内容,也影响到怨刺诗温柔敦厚、委婉曲折的艺术表达方式,推动了中国历史上“诗教”传统的形成。从汉武帝时代起,挽歌就被朝廷正式纳入葬礼(制度)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死者地位来确定如何使用挽歌已有定制,不少挽歌是遵奉皇命而作的。与此同时,社会政治的巨变加快了制度风俗的演变,文学也表现出消解“诗教”的娱乐化倾向。如上古时期极受重视的雅舞,本是朝廷大典的产物;汉代,朝廷将巴渝舞作为武舞列入雅乐中;魏晋南北朝时,庄重典雅的武舞歌逐渐发展成与侏儒合作的表演艺术,并被堂而皇之地列入朝廷的三朝乐中。又如始于先秦时期的为远行者举行的祭祀仪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祭祀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宴会饯别成为主要的内容,歌舞赋诗成为宴席上的主要节目。

——摘编自刘怀荣《魏晋南北朝大文学史的发展与特质》

材料二   基于“好的政治宣传是看着完全不像政治宣传的宣传”这一说法,1950年成立的文化自由大会在美国中情局的秘密指导和资助下运作。该组织不仅支持各国的文学机构,还将现代主义作为自由和反专制独裁的代表加以提倡。195810月,第一届亚非作家会议在塔什干召开。尽管这次会议与万隆会议息息相关,但苏联共产党领导的苏联作家协会对这次会议起到了主导作用。此时,亚非仍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属于英、法、葡等国殖民地,文学是唤醒国民意识、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途径。如一名参会的塞内加尔(独立于1960年)代表,其作品于1958年发表在巴黎的《非洲存在》杂志(二战后黑人运动的重要文化阵地之一)上。此后几年间,亚非青年会议(1959年)、第二届亚非作家会议(1962年)等接连召开。一些非洲作家也应中国作家协会的邀请,到中国参观访问。这些交流反映了反殖民、反帝国主义框架下亚非国家为增加接触和交流而做出的努力。

——摘编自袁明清、张丽方《冷战时期的亚非文学运动,与非洲文学的中译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文学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历史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022-06-21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2届高三考前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状况,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其创设的故事与人物,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材料一 《官场现形记》,晚清李伯元著谴责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连缀起来,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其部分故事摘抄如下:

陕西同州府朝邑县赵温进京赶考,因拜礼太少而会试落榜,最后只好在京城里用钱捐了个官,做了赵中书……江西代理巡抚何某,悼号“荷包”,平生爱钱。三弟“三荷包”同样是个无底洞。两个“荷包”分赃不均而失和,抖出以前许多卖官鬻爵的旧账……“外国人劝山东巡抚做生意,候补通判陶子尧趁机上条陈,大讲“整顿商务”,被巡抚派往上海购买机器。陶子尧在上海被骗子魏翩仞、买办仇五科合伙骗去几万两银子,弄得狼狈不堪。幸好有山东试用府吏周因从中帮忙,此事才了结。周因得陶谢礼,前往浙江,协助旧交浙江巡抚刘中远办洋务。周与文案戴大理钩心斗角,互相拆台……

材料二1954年爱伦堡发表了小说《解冻》。该作品一改斯大林时代粉饰歌颂的文学风格,将苏联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展现在人们面前。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茹拉甫辽夫是苏联某工厂的厂长,他思想保守,没有人情味。为追求生产指标,他将工人盖宿舍的钱用来造车间,却最终因工棚倒塌造成死亡事故而被撤职。小说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催生了一大批类似的作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解冻文学”潮……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解冻文学”走向低潮。

——摘编自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解冻文学”潮流》等

材料三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兴起一股要求清除文革恶果,探讨其历史根源的文学称为“伤痕文学”。1978年初卢新华发表了短篇小说《伤痕》。故事描写了一位年轻的红卫兵王晓华在极左思想影响下,坚决同自己的“叛徒”母亲断绝关系。九年后,当母亲的冤案平反,觉醒的王晓华去看望母亲,母亲却在几个小时前离开了人世。小说从侧面揭示了文革十年活劫在人们心灵刻下的难以弥合的伤痕,因此一发表就引起了共鸣。此后,中国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杨民《“解冻文学”与“伤痕文学”前后的中苏文艺政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官场现形记》所包含的历史现象。
(2)依据材料二、三比较苏联“解冻文学”与中国“伤痕文学”的异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
2022-02-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第三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9年卓别林出生于英国一个演艺家庭,7岁时成了一名流浪儿,当过报童、杂货店小伙计、玩具小贩等。工作之余,坚持刻苦学习艺术,向一切有经验的人求教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12岁时开始出演角色,19岁时开启了电影生涯。其代表作《摩登时代》的梗概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大机器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查理是工厂中的一个流水线工人,他在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下精神失常,病愈后查理又被阴差阳错地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出狱后的他与路遇的流浪女患难与共,勇敢面对人生。

——摘编自朱玲玲《生命的体验与体现一从卓别林谈起》

材料二   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参加革命后,曾从步兵队伍里跑出来,投奔到骑兵中去,甚至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意气用事,站在党的对立面,这一切都带有“个人主义”的色彩,与党“铁的纪律”不相客。“钢铁”便是在献身革命、献身社会、不断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炼成的。当保尔在骑兵军中浴血奋战,他深深体金的使是:保尔巴熔化在群众里西,他像每个战士一样已把“我”给忘记了,只知道“我们”。把一切的一切-生命、家庭、个人的幸福-都献给伟大的党,这就是保尔所昭示的人生,之路。

——何云波《价值多元与保尔的命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卓别林独特艺术风格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作品呈现的风格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4年爱伦堡发表了小说《解冻》第一部。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茹拉甫辽夫是苏联某工厂的厂长,他思想保守,没有人情味。为追求生产指标,他将工人盖宿舍的钱用来造车间,却最终因工棚倒塌造成死亡事故而被撒职。该作品一改斯大林时代粉饰歌颂的文学风格,将苏联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以“冰河”解冻为结尾影射个人崇拜的冬日已去,思想解放的春天已经到来。小说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催生了一大批类似的作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解冻文学”潮……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解冻文学”走向低潮。

——摘编自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解冻文学”潮流》等

材料二   1978年初卢新华发表了短篇小说《伤痕》。故事描写了一位年轻的红卫兵王晓华在极左思想影响下,坚决同自己的“叛徒”母亲断绝关系。九年后,当母亲的冤案平反,觉醒的王晓华去看望母亲,母亲却在几个小时前离开了人世。小说从侧面揭示了文革十年活劫在人们心灵刻下的难以弥合的伤痕,因此一发表就引起了共鸣。后来人们把70年代来80年代初要求清除文革恶果,并进一步探讨其历史根源的文学称为“伤痕文学”。此后,中国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杨民《“解冻文学”与“伤痕文学”前后的中苏文艺政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解冻文学”潮流出现的背景。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解冻文学”与中国“伤痕文学”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形成原因。
2021-04-22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学史是一部以重点作家、作品为基础,表述人类争取精神解放(即心灵自由)的人学艺术史,它既有艺术的鲜活性,又是人类精神解放的年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浪漫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西方文学。雨果的著名论点“浪漫主义的真正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正是因其响亮地呼喊出冲破旧的人学,创立新人学的时代新声而显得光彩夺目。经过一阵浪漫主义的热潮之后,人们看到启蒙思想家所宣称的资本主义现实,却是一个充满尖锐冲突的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便随之产生。作为思潮和流派,我们认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上下限应界定为,从19世纪30年代兴起,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但应明确,其中含有界限分明的前后两大文学思潮,即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和20世纪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比较起来,它们的人学内涵却有着根本区别,前者重在暴露社会上层的灵魂丑恶,揭示社会下层的苦难遭遇,后者“作为革命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贝旨在表现下层群体的斗争和翻身,展示精神上获得的解放和自由。现代主义文学滥觞于20世纪之初(准确说是两个世纪之交)。现代主义文学以解剖自我和弘扬个性为己任,旨在表现意识之下的深层情感和探索心理的深层真实,反对现实主义的浅层真实和浪漫主义的放浪失实。

——摘编自杨昌龙《以人学为基点的回顾和展望—一对西方文学史的宏观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欧洲思想领域有何反应?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概述西方“人学”的发展特征。
6 . 对于世界文学特点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它是资产阶级政权确立和巩固后,社会矛盾充分暴露,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幻想破灭,不得不重新研究现实以图改造社会的产物。它是早期工业化后一阶段的主要文学思潮,这股思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作家以文学活动作为社会斗争的武器,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罪恶和黑暗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摘编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世界文学领域由此而产生的艺术流派是什么?其成就最高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文学流派在欧洲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文学思潮”指什么?发源于哪一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文学思潮”的主要特点。
(3)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文学特点为例,说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