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的苏联、亚非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苏联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的主人公索科洛夫的儿子在 1945 年5月9日早晨被一个德国狙击手打死,索科洛夫“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最终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这部小说反映出作者对(       )
A.苏联战争失利的失望B.人类战争的深沉思考
C.人民爱国热情的歌颂D.德国人的控诉与批判
2023-08-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2 . 1985年起苏联“改革文学”兴起,下表中的三部小说都是在改革初年最早面世的对现实生活进行暴露和控诉的文学作品,其直面困境的创作倾向无疑与当时的社会氛围相吻合。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改革文学”(     
作者作品发行时间评价
拉斯普京《火灾》1985年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一部及时的作品,因为它发出“火灾”警报,召唤人们去扑灭会对传统道德构成威胁的“社会火灾”。
阿斯塔菲耶夫《悲伤的侦探故事》1986年小说主人公的诘问当然就是作家本人的诘问,他这部小说也被视为他面对现实喊出的“高声忏悔”。
艾特马托夫《断头台》1986年以他一贯的神话现实主义手法针眨时弊,将自然和精神生态同时滑坡的场景展现给读者。
A.主张放弃社会主义制度B.否定了原有的苏联体制
C.为新改革创造社会舆论D.抨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4年5月,作家爱伦堡发表了小说《解冻》,小说塑造了一群备受创伤委屈的群像。由此在苏联所谓“解冻文学”盛极一时,出现了文学上的“春暖解冻”时期。该现象(     
A.导致苏联开展对斯大林模式的直接批判
B.反映苏联社会主义文化迎来发展的春天
C.反映苏联文化受到西方国家的深刻渗透
D.反映苏联人民对历史和现实进行的反思
4 . 1913年,泰戈尔泛神论代表作《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将西方人文主义、科学思想与印度宗教相融合,汲取印度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努力提升人的地位、自信、尊严,使得人的生命和使命变得无比珍贵。其获奖主要因为(     
A.世界交流的坚冰被打破B.用民族性表达西方价值
C.保留了印度宗教的地位D.印度文化获得世界承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非洲现代文学兴起的过程中,非洲法语文学打出的第一面旗帜是"黑人性"(20世纪30年代初旨在恢复黑人价值的文化运动);安哥拉葡语文学也是以提出"让我们来发现安哥拉"等口号和出版《安哥拉新诗人诗集》(1950年)发轫的。这些现象表明(     
A.非洲文学体裁更加丰富B.非洲文学以再现传统为核心
C.非洲民族意识日益觉醒D.国家独立推动现代文学发展
6 . 1960年,塞内加尔作家乌斯曼发表小说(神的儿女)。小说描绘了独立前的塞内加尔工人住的是“破破烂烂的小屋,东倒西歪的小木板房”,工人的孩子们“没有一天吃过饱饭”在白人监工的住宅区,“庭院里葱绿的草皮剪修得整整齐齐……游廊披檐的柱子上爬着葡萄蔓和长春藤”。作者意在表达(       
A.对原宗主国罪恶的谴责B.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愤怒
C.对社会贫富分化的不满D.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7 . 1953年5月问世的苏联小说《解冻》,描述了几对男女,起初不能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生活苦闷;春寒之后,他们疯狂追求爱情;还描述了一位厂长,只抓生产不顾职工生活,结果职工宿舍倒塌,造成灾难。此后,这类文学作品被称为“解冻”文学。对“解冻”一词理解准确的是
A.强调了文学应该服务于政治B.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破除斯大林时代的思想束缚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弊端
2022-05-07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9年,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所著的《蟹工船》问世。该作品真实描写了工人们不堪折磨,逐渐觉醒和团结起来开展罢工斗争的场景。斗争失败后的工人们彻底觉醒,发出了“我们再来一次!再来一次!……直到把一切剥削全部铲除为止!”的怒吼。该作品(       
A.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冲击B.展现了革命的时代精神
C.弘扬了人道主义的理想D.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
2022-04-27更新 | 43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届高三零诊模拟历史试题
9 . 鲁迅认为,高尔基不仅写出了“老俄国人的生态与病情”,“就是我们中国人看起来,也往往会觉得他好像讲着周围的人物,或者简直给自己的顶门上扎了一大针”。据此判断,高尔基的文学作品(     
A.有时代性和警醒作用B.改变了中国国民的性格
C.对世界文学影响深远D.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10 . 文学史是一部以重点作家、作品为基础,表述人类争取精神解放(即心灵自由)的人学艺术史,它既有艺术的鲜活性,又是人类精神解放的年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浪漫主义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西方文学。雨果的著名论点“浪漫主义的真正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正是因其响亮地呼喊出冲破旧的人学,创立新人学的时代新声而显得光彩夺目。经过一阵浪漫主义的热潮之后,人们看到启蒙思想家所宣称的资本主义现实,却是一个充满尖锐冲突的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便随之产生。作为思潮和流派,我们认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上下限应界定为,从19世纪30年代兴起,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但应明确,其中含有界限分明的前后两大文学思潮,即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和20世纪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批判现实主义思潮乖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比较起来,它们的人学内涵却有着根本区别,前者重在暴露社会上层的灵魂丑恶,揭示社会下层的苦难遭遇,后者“作为革命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贝旨在表现下层群体的斗争和翻身,展示精神上获得的解放和自由。现代主义文学滥觞于20世纪之初(准确说是两个世纪之交)。现代主义文学以解剖自我和弘扬个性为己任,旨在表现意识之下的深层情感和探索心理的深层真实,反对现实主义的浅层真实和浪漫主义的放浪失实。

——摘编自杨昌龙《以人学为基点的回顾和展望—一对西方文学史的宏观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欧洲思想领域有何反应?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阶段概述西方“人学”的发展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