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贝多芬享有“乐圣”的美誉,他是继海顿、莫扎特之后最伟大的欧洲作曲家,他的作品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是贝多芬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完成的不朽之作。《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以主调织体为主,表现出了愉悦的心情;第二乐章描绘了悲伤的情感、阴暗的吟诵;第三乐章采用了急板的速度,细腻地表现了作曲家感情的波动和痛苦失望的心情,但他刚毅的天性又使他不愿屈服于生活中的任何不幸;在乐曲的末乐章,表达出了内心的热情冲动和坚强的意志。贝多芬的音乐强调“人”的本性,突出“个人”是感觉的中心、感情的焦点、幻想的主题。这个“人”需要自我肯定、自我崇拜、自我想象以至自我宣泄。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思想深刻而伟大,是与他本人的经历分不开的,而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激发了他创作的想象力,特别是法国大革命给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摘编自刘汶琳《论贝多芬音乐风格的特点》

材料二   从技术手段上看,由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电子合成器不仅能够成功地模仿各种乐器的音色,而且可以再现自然界的各种音响。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风雨雷电、鸟叫虫鸣可以成为音乐作品的一部分,重金属、噪音也闯入了音乐艺术的殿堂。不仅如此,音乐家丢掉钢琴和五线谱而利用电子程序进行数字化创作也成为一种可能。于是,历史上长期积累起来的创作技巧和准则被完全颠覆了。从美学风格来看,与传统音乐力求发现和谐法则的美学努力不同,20世纪以来的当代音乐企图全面颠覆传统的艺术原理,标新立异地创作着无调性、无旋律、不和谐的音乐。

——摘编自陈炎《科学精神对西方艺术的双重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贝多芬音乐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世界音乐创作标新立异的原因,并简要说明音乐的作用。
2022-03-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于19世纪中叶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他的音乐作品表达了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族特色,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据此可知,威尔第的音乐
A.注重现实并揭露出社会问题B.对意大利民族觉醒起了推动作用
C.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追求D.改变了人类的娱乐和生活的方式
2022-03-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他是音乐史上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他早年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因此作品中充满时代精神,蕴含着革命的力量。特别体现这种精神和力量的是“他”的
A.《第三(英雄)交响曲》B.《自由引导人民》
C.《第九(合唱)交响曲》D.《第六(悲怆)交响曲》
4 . “流行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的纪录片电影之所以能够轰动全球,主要原因是
A.美国摇滚乐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音乐
B.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已获得全球各国的普遍认可
C.世界文化正朝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D.各国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
2021-04-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高等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贝多芬曾在他的笔记中写道:“自然神论,卢梭精神,因崇敬大自然的威严而带来的狂喜。但是没有虚假的夸张。人的幸福和内心安宁的感觉。这个乐章与其说是描绘牧歌风的田园丽色,不如说是抒发人们的“内心安宁'。”这说明,贝多芬
A.利用音乐来追求内心的宁静B.运用音乐主要描绘田园丽色
C.追求精神自由和政治平等D.主张想象表达心理的真实
6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典西部片《镖客三部曲》的配乐是著名的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的作品,透露出浓厚的美国西部风情。演奏的乐器中,不仅有钢琴、提琴、长笛、小号、电吉他等西方乐器,还出现了类似中国的“埙”的乐器。这一事例反映了
A.二战后音乐呈多元化风格B.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C.电影艺术与音乐开始结合D.西方电影引领时代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在一个客厅,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C.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D.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9-02-13更新 | 36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普通部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9 . 欧洲曾有一位富有的公爵因反抗压迫,遭政府处死,激发当地人民起来反对统治者。后来一位文学家以此故事为主题,写了一个剧本,音乐家也将之谱成歌剧公演,赢得观众热烈回响,视这位公爵为民族英雄。这种剧本创作及观众的反应,是哪一种思潮的展现?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理性主义D.现代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