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梭伦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2019-01-30更新 | 244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梭伦出任执政官主持雅典政务之前,贵族和大众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贵族凭借手中的特权占有了雅典的土地,对农民和手工业者用高利贷和重租的形式进行剥削。梭伦出身贵族,但他的财富主要来自贸易而非土地,故对于旧贵族世家相当疏远,而对通过商贸致富的阶层以及平民抱有同情心,他的睿智、温和也声名远扬。公元前570年,雅典的新任执政官梭伦,启动了法治变革,他创立了新的宪法,制定了一批新的法律,并注意提高法律的公信、权威。梭伦还改革了雅典的司法制度,每个阶层的成员都可以担任陪审员,所有的公民对执政官的判决有异议,都可以向新成立的法庭提出上诉,这类法庭只是公民大会的分支机构,甚至是由公民大会全体成员集会,负责审判工作。新的法庭并没有取代执政官在司法方面原有的职能,但在民主的制度中,对执政官的司法权力形成很大程度的制衡。

——摘编自韩伟《梭伦的法治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进行法治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梭伦的法治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梭伦颁布“土地最大限度法”,禁止个人任意收购更多的土地;禁止宰杀耕牛,奖励种植葡萄、橄榄、蔬菜等,除橄榄油外其它农产品一律不准出口。规定:“允许永远被本国放逐的人或全家迁来雅典从事某种行业的人可以归化为雅典公民”。如果父亲没有使儿子学会一项手艺,儿子可以不赡养父亲;梭伦还公布遗产自由法律,规定个人有权处理自由产业;对殉葬财物加以限制,对为国殉葬者子女规定有国家抚养和教育。梭伦在他的诗中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的占据优势”。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

——摘编自李天祜《古代希腊史》高三历史试卷第5页(共6页)


(1)据材料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2)据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成为“政治革命”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改革的意义。
2022-01-25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梭伦取消了所有的债务,并一举解除了阿提卡所有土地的抵押关系。所有因债务而遭受奴役者均被释放。对希腊历史重要的是梭伦增列若干其他法律,以求解决当时的各项问题。如凡外国人具有各行业专长、欲携眷永久定居雅典的,可获得公民权利。除橄榄油外,其他产自土地中的产物均禁止出口。梭伦还制定法律,凡父亲未传授其子一技之长的,儿子对父亲无奉养义务。梭伦的立法给予阿提卡的恩惠是将农民自农奴制度中解救出来,并建立了一个小农制度,由于这些小农拥有自己的土地,因而使雅典的小型军队能自行保护其自由达好几代之久。同时贸易及工业亦已脱离政治不稳及财政困难之束缚,开始活泼而积极之发展,以使雅典成为地中海之贸易霸主。新的财富贵族实际上奖励了智慧而非出身,刺激了科学和教育,也在物质和精神上为黄金时代的文化成就铺了路。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积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就雅典来说,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危机虽直接与土地有关,但也与农民过分依赖那本就狭小贫瘠的土地、缺少非农业的补充收入不无关系。普鲁塔克说,梭伦“看到国内大部分是贫瘠无用之地,而航海经商者也绝不会为那些没有东西交换的人输入货物,因此他就把公民的注意力引向工艺,规定如果一个人没有叫他儿子学会一种行业,他就不能叫他儿子赡养他。”梭伦还把工商业活动提到与农业同等的地位。正是在这一政策的鼓舞下,众多雅典人参与了工商业活动。如伯利克里总是把自己土地上的产品拿到市场出售后,再购回生活必需品,说明他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公元前415年雅典远征西西里时,许多士兵带着货物,打算在沿途进行贸易。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来看,雅典农民对工商业活动亦极为熟悉。正因为如此,雅典工商业中分工相当细密,如武器匠中有专为人制头盔缨饰者;商人中有腊肠贩、蜂蜜贩、面包贩等,足证明其分工专业化程度很高,也说明其工商业活动的发达。”

——宴绍祥《梭伦与商鞅经济改革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梭伦发展雅典工商业的原因,并概括其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梭伦发展雅典工商业的历史作用。
2020-04-02更新 | 36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0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梭伦推动的政治实践使得正义和应得的观念紧密联系起来。梭伦所在的雅典,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非常激烈,这就促使他思考维系社会秩序的正义原则究竟为何。在梭伦看来,正义的应有之义是在穷人与富人之间做到不偏不倚。于是,他一方面将政治权力更多赋予富人;另一方面则拒绝给予平民过多福利,因为平民应得的是自由和恰如其分的尊严,而不是奢望直接分得财产,财产主要还是应当依靠劳动获得。梭伦的正义论虽然引入了应得观念从而给予正义的论题更广阔的空间,却也为一种功利主义的正义论一以财产、利益或幸福的多少来界定正义一留下了余地。.

一一摘编自苟东锋《正名与正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维持正义的政治实践。
(2)根据材料,概括并简评梭伦的正义观。
2022-05-2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定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三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四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平民所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梭伦所持有的“中庸”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评价这种“中庸”政策?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重要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里特文明位于地中海,大约始于公元前6000年。从它的发展状况来看,制陶、纺织、冶金、雕刻、建筑及其他手工业技术发展良好,贸易日趋繁荣。农业是最初经济的基础,后来畜牧业、工业以及商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孙云海《由克里特文明所引发对私有制、父权制起源以及社会发展的探讨与反思》

材料二   正当克里特的霸权发展如日中天之际,克里特岛上的所有文明几乎在同一时间突然销声匿迹了。直到1967年,美国考古学家才揭开这个谜团。原来,克里特文明的突然毁灭是桑托林群岛的火山爆发引起海啸造成的飞来横祸。这次火山爆发不仅给克里特岛带来了致命的尘埃雨,极大地损害了岛上的农业和畜牧业,而且火山喷发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滔天巨浪毁坏了海港城市,也摧毁了克里特人统治海洋的命脉——船队。欧洲文明的摇篮克里特从此陷入了一片荒芜之中。

——李正楠《天灾!天灾!——克里特文明的湮灭》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克里特文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克里特文明消失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再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

——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

材料二   (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

——田昌五等《秦汉史》

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和梭伦的上台皆因受困于“耕”和“战”,商鞅主要受制于国际环境,而梭伦更多地是受到国内因素的影响。两者都重视耕战,但商鞅打破现状,重在变革,使得农民因爵位非耕不得,军人因爵位非战不可;梭伦承认现实,重在调整,使雅典公民既是农业劳动者,又是城邦的保卫者,还是参与城邦政治的主体。商鞅是通过类似于军事的手段重构了政治秩序,而梭伦则以平衡城邦内部不同阶层利益的方式缓和了公民的内部矛盾。商鞅变法使得秦人因耕战而成为国家严密控制的对象,沦为君主称霸的工具,富国强兵为国家统一奠基;梭伦则使得公民成功地参予了政治,成为城邦的主人,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摘编自贾文言《商鞅与梭伦耕战思想的比较分析》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重视耕战而进行的打破现状的制度变革,梭伦为重视耕战而进行的承认现实的平衡调整。
(2)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考察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相同点的视角有哪些?排除材料提及,结合所学知识,再举一个视角说明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不同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