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12677万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13186万

A.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
B.“积贫”“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C.冗兵、冗官开支浩大,是北宋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2020-08-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 . 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论据论证
A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B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C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D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士人,又与南方士人相异。
A.A
B.B
C.C
D.D
3 . 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评价
司马光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梁启超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列宁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2018-04-12更新 | 402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