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示意列表。这一政策的特征是(   
借贷方式实际支给还贷数实际价值
现钱例1000文1200文(借钱还钱)1200文
120斗(借钱还粮)2400文
A.加强人身控制B.放松经济控制C.税收的公平化D.实物的货币化
2 .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收入(单位:贯)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12677万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12625万“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13186万

A.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
B.“积贫”“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C.冗兵、冗官开支浩大,是北宋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2020-08-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王安石变法在时间维度上是北宋中期对北宋初期以来社会问题的回应,在空间维度上是南方派系对北方派系的斗争。在空间维度上,下表中论据选用正确且论证过程合理的是
论据论证
A王安石是江西籍官员,他的幕僚多为江西、福建籍官员。江西、福建籍官员多为北民南迁的迁移家族(如王安石),迁移家族的特点是求变多于守成,
B政治重心迁到南方不久。初入南方,为适应南方经济发展要求必须改革。
C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北宋初期以来逐步形成的“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国家内外交困。
D王安石一生在南北多地为官。丰富的南北阅历,使王安石既不同于北方士人,又与南方士人相异。
A.A
B.B
C.C
D.D
4 .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史实结论
A俄国农奴制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制度
B王安石变法核心内容是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
C日本明治维新大力发展私人企业,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D戊戌变法是从学习西方技术向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发展的一个尝试
A.A
B.B
C.C
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出示了不同人对宋朝王安石的评价,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人物评价
司马光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梁启超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列宁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A.对人物的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B.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加准确
C.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D.外国人因文化背景不同评价更为客观
2018-04-12更新 | 402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改革”时制作了下表,观察下表,选择表述正确的一项
名称身份结果备注
商鞅变法左庶长成功遭车裂
孝文帝改革皇帝成功
王安石变法参知政事失败遭罢官

A.商鞅和孝文帝结局不同,孝文帝流芳百世;商鞅遗臭万年
B.商鞅遭车裂说明改革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C.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因为王安石官职太小,不足以左右局面
D.商鞅遭车裂、王安石遭罢官说明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