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耳曼派神秘主义者的理论学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的渊源之一。他们认为,用经验的方法或逻辑的方法不能认识真理和达到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直接的“启示”或“灵感”,通过心灵与最高的神的本原直接融合,才能认识真理。从12世纪起,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形成风靡全欧的异端浪潮,其中尤以法国的阿尔比派为著。阿尔比派运动发生于12世纪中叶法国南方城市的下层群众之中,以阿尔比城为中心。阿尔比派又分为两派:一派是华尔多派,一派是纯洁派。由于阿尔比异端两个派别都反对正宗教会和封建秩序,教皇于1209年组织十字军对他们进行征讨,部分阿尔比派信徒躲进皮埃蒙特的山林,在那儿一直生存到16世纪,当时他们被卷进新教改革的洪流,并把自己看作是宗教改革的先驱者。

——摘编自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宗教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2022-05-01更新 | 176次组卷 | 4卷引用:世界近代史单元检测(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亨利八世时期,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至尊法案》《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教法案》等重要法案,英国国教正式确立,建立起“没有教皇的天主教国家”。政府总计封闭男女修道院718所,遣散僧侣修女8000余人,国王凭空获利142万英镑。修道院曾拥有的向英格兰、威尔士各教区举荐2/5的圣职候选人的权力也转归国王所有。礼拜堂和追思弥撒制度相继废除,遗赠物自然而然转归到了国王手中。公会兄弟会财产被没收,国王只给予公会成员一定的管理职责,没有所有权。

——摘编自贺瑞《关于亨利八世时期的王权》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 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 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三   1931年到1945年间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空前的、也是高度自觉的。此前,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租界,中国的关税司法自主权受到破坏,但是人们还没产生强烈的仇恨感,也没有立即将其驱逐出境的行动,对国家主权完整的认识还不深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的不仅仅是主权的完整,而是在掠夺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领土。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在甲午战争之后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发展。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耶稣坐在圣殿库房的对面,看大家怎样投钱在奉献箱里。很多有钱人投进许多钱;后来一个穷寡妇上来,投进两个小铜板,约等于一文钱。耶稣把他的门徒都叫过来,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个穷寡妇所投进奉献箱的比其他的人都多。别人是从他们的财富中捐出有余的;可是她已经很穷,却把自己全部的生活费用都献上了。”

——摘编自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圣经

材料二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而不是其他任何手段,才能回报上帝。

——马丁·路德

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约翰·加尔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丁·路德翻译的德文圣经对当时的德国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比较材料二中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他们的共同主张在欧洲历史上产生的积极作用。

2018-02-06更新 | 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 专题15高中历史选修1-2(教师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