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宗教改革极大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天主教会宣称,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

诸侯们几乎都从路德的理论中读出了政府权力和威信的扩张。一个在德意志的一个小角落里进行的宗教研究,竟然和许多群体的利益及其热望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等著作

材料二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等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材料三“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方面归纳罗马教廷与德意志社会的矛盾。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指出两人的基本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改革主张中的相同之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德始写小册子,包括《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这事之后,使得教皇大怒!教皇将路德事件在枢机会议上提出来,经过深长讨论之后,在15206月对路德颁布诏谕,正式宣判路德,并且限定他在六十天内悔过自新,否则就要遭到开除教籍的处分。

材料二   路德在还没有得到罗马当局的这种决定之前,曾写信给朋友说:“我已经痛下决心,无论罗马当局如何处理,我都满不在乎了。”这段时间内,他所散布的著作和言论中,声明他的理论是: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祭司;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等等。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引起“教皇大怒”的原因有哪些?
(2)面对来自天主教会的压力,概括材料二中路德的态度与主张。(不得抄袭原文)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宗教改革在日内瓦得以执行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政教合一的共和体制下,加尔文对市政厅的谕旨得到了完全的执行,包括1541年颁布的《限制奢侈法》,使得一大批以生产首饰业为生的匠人和商人失业。加尔文教的天职观赋予手工劳动更神圣的意义,为他们所具有的勤劳、节俭的商业品质正名,很大程度上促使这些制表匠对制表工作产生无限的热爱和坚定的信仰,这种工匠精神使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可当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理性,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一种客观且合理的标准时间就被强烈地需求。宗教改革不仅使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更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名城和一座具有近代化内涵、极具包容性的城市。不仅钟表业,纺织业、机械工业、化学、制药业也与源于宗教改革发展起来。

——摘编自马丁《欧洲宗教改革与瑞士钟表业的崛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对瑞士钟表业崛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宗教改革对瑞士产生的影响。
2021-02-2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亨利八世时期,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至尊法案》《取缔分歧意见六条教法案》等重要法案,英国国教正式确立,建立起“没有教皇的天主教国家”。政府总计封闭男女修道院718所,遣散僧侣修女8000余人,国王凭空获利142万英镑。修道院曾拥有的向英格兰、威尔士各教区举荐2/5的圣职候选人的权力也转归国王所有。礼拜堂和追思弥撒制度相继废除,遗赠物自然而然转归到了国王手中。公会兄弟会财产被没收,国王只给予公会成员一定的管理职责,没有所有权。

——摘编自贺瑞《关于亨利八世时期的王权》

材料二   甲午战争的失败, 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 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三   1931年到1945年间中国人民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是空前的、也是高度自觉的。此前,帝国主义在中国建租界,中国的关税司法自主权受到破坏,但是人们还没产生强烈的仇恨感,也没有立即将其驱逐出境的行动,对国家主权完整的认识还不深刻。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破坏的不仅仅是主权的完整,而是在掠夺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领土。民族危亡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民族国家的强烈认同,并且奋力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中国在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国际舞台上,通过全国人民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斗争,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地位,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援助。

——摘编自宋黎明《中华民族认同与全民抗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在甲午战争之后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发展。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5-16高三·安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
材料二 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
(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同点。
2016-02-25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0章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