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洲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归纳如下:

序号原因陈述
(1)“异端分子”的挑战中世纪的西欧受天主教会神学统治,广大群众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出现了威里克夫运动、胡司运动等反教会斗争。
(2)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
(3)各国实现教会民族化的开始 
(4)德国特殊的经济政治情况

参照(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4)的陈述。
2021-08-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备作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德始写小册子,包括《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掳巴比伦》和《基督徒的自由……这事之后,使得教皇大怒!教皇将路德事件在枢机会议上提出来,经过深长讨论之后,在15206月对路德颁布诏谕,正式宣判路德,并且限定他在六十天内悔过自新,否则就要遭到开除教籍的处分。

材料二   路德在还没有得到罗马当局的这种决定之前,曾写信给朋友说:“我已经痛下决心,无论罗马当局如何处理,我都满不在乎了。”这段时间内,他所散布的著作和言论中,声明他的理论是: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祭司;人人该以圣经为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等等。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引起“教皇大怒”的原因有哪些?
(2)面对来自天主教会的压力,概括材料二中路德的态度与主张。(不得抄袭原文)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亨利改革之前,英国著名的神学家威克里夫就主张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建立由国王统治的国家教会。自1529年起亨利八世通过国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先后剥夺了教皇在英国对教士的提名权、教廷司法权等权力。1534年通过的“至尊法案”重申王权至上,确立了英王对国家及教会都拥有绝对之主权,更名英国教会为“英国国家教会”。1539年宣布废除修道院制度,没收修道院士地,一部分收入归国有,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和大贵族,一部分出卖,从而缓解了财政危机,而且使得一个支持宗教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团形成。通过宗教改革,亨利八世还强化了自己的专制权力,使得英格兰的王权达到了自1215年《大宪章》颁布以来的最高点。

——摘编自李强《英国走出中世纪——以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闵采尔(14891525年)生于德国中部施托尔堡一个手工业者的家庭。1519年,他结识了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的初期,闵采尔曾支持路德的宗教观点。但当他在农民、工人中传道,深切了解到群众的疾苦,并理解了群众的革命要求后,就坚决地和马丁·路德分道扬镳了。他号召人民以暴力手段建立“千载天国”。恩格斯指出:“闵采尔所了解的天国不是别的,只不过是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高高在上和社会成员作对的国家政权的一种社会而已”,“自闵采尔以后,在每一次的民众大骚乱中都出现这种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直到它渐渐与现代无产阶级运动合流为止”。闵采尔联络各地的革命教派,组织“基督教同盟”,发动人们对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作坚决斗争,闵采尔的革命活动对促进德国农民战争的爆发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杭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闵采尔与马丁·路德分道扬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闵采尔领导的革命活动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