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揭开了埃及历史新的一页。名义上,埃及属于奥斯曼帝国辖区;实际上,埃及封建割据势力林立,英国、法国竞相开展商业活动与政治竞争,扶植各自的代理人。穆罕默德·阿里执政(1805年~1848年)后,在与西方国家的互动过程中,开启了近代埃及全面改革的进程,其统治下的埃及被马克思称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时期,埃及推行工业化战略,建立了包括纺织、制糖、造纸、染料等民用工厂以及兵器、硝石、火药、造船等在内的一批现代工厂和军工厂。现代工厂对工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比传统的手工作坊更高,传统的宗教教育无法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据统计,当时埃及各类工厂的工人规模约有3.1万人。穆罕默德·阿里设立相关专业学校,学生毕业后进入工厂成为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利用其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技术研发或日常管理,保障了工厂的有序运转。当时,一部分留学生归国后成为工厂的技术人员,利用从欧洲带回来的先进科学技术更新埃及工厂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埃及工业产品的质量。

材料三   自1816年修建第一座纺织厂至1829年,埃及已建立起近30家棉纺厂,拥有1459台纺纱机和1215台织布机。1820年投产的开罗城堡兵工厂每月能铸造三四门大炮。1830年至1840年,仅亚历山大造船厂建造的海军军舰就有18艘,其中2艘配有130门大炮,8艘配有100门大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天社、常晓东《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时期教育改革探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近代化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时期埃及工业化战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023-06-1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拿破仑远征埃及,除了军队外还以“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的名义带上了庞大的科学考察团。成员包括著名数学家蒙日、化学家贝托莱、矿物学家多洛米厄、美术家德农等21名学者,还有3名天文学家、17名民用工程师、13名博物学家和矿业工程师、13名地理学家、3名火药工程师、3名建筑师、8名计划师和绘图师、10名机械师、1名雕刻家等人员。......他们到埃及后,有的向盐碱地夺宝,炼制泡碱,有的建立了制造厂、制硝厂等,还有的挖掘相关当地文物资源。学者系统的调查搜寻工作,为《埃及志》的编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志对埃及工业、农业、商业的发展提出了系统建议,也为当时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帮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概括拿破仑随军科学考察团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随军科学考察团组建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试从文明和近代化的视角,简析拿破仑科学考察团在埃及工作的意义。
2022-05-07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腓特烈二世(1712~1786年),1740年登上普鲁士国王宝座。他信奉“强权即公理”,在伏尔泰等人的见证下,通过不断的对外战争,使普鲁士迅速崛起,历史上又称其为腓特烈大帝。

在他统治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内政改革。他设立新的政府部门,建立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制度,但事实上只对他一人负责,大臣无任何实权,“国王是国家的第一公仆”。他奉行“人人平等”的原则,对移民和小宗教信徒(胡格诺教徒,天主教徒)宽容开放,为国家注入开明、公正的新精神。普鲁士是欧洲第一个享有有限出版自由的君主国。他不拘泥于传统的农奴制剥削方式,倡导大力发展工商业,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实行保护性关税等政策,竭力增加税收以扩充军力。军事方面,主要从严训、精械、创新战术、改革军制和加强补给等方面强化军队建设,把“军纪”上升到了“军魂”的高度,使普军成为欧洲效率最高的军队。此外,他还兴建数以百计的学校,奖励科技和扶助艺术发展等。

——摘编自陈潇《制度改革、军力建设与国策权变:腓特烈大王的大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腓特烈二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腓特烈二世改革的影响。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五年计划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至1938年,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苏联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273‰下降到32‰;政府还为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养老金、疾病和残疾津贴、产假、带薪休假和儿童补助等。五年计划成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但五年计划也结束了布尔什维克与农民之间的联盟。农民们不再与政府合作,从而形成了他们在自己小块土地上的高生产率与在集体农庄土地上的低生产率的鲜明对照。农业上的低生产率反过来又损害了苏联工业的情况。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再投资时,这便意味着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一位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