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19世纪中期俄国一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经判处它的死刑。”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农奴制度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的工业革命进程
②农奴制度成为影响俄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隐患
③废除农奴制度成为俄国人的共识
④农奴的悲惨处境得到知识分子的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 目前,中俄两国的关系正在进入历史上的最佳时期。相互了解双方历史和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面向未来。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中国戊戌变法,在图表上顺序填写下表中①至⑧的相关项目。
比较
1861年改革
戊戌变法
比较和认识
(1)背景
社会性质
独立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中俄两国在近代化的起点上是不同的
根本动力
步覆艰难的俄国工业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直接原因

民族危机引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内忧外患是促使改革的直接原因
思想基础
新思潮的涌动

社会的变革以思想的解放为前提
领导者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实力弱小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是否取得政权或政权的支持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2)内容
农奴获得一块份地;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发展近代农工商业;扩大资产阶级的参政权
俄国主要维护了农奴主的利益;而中国主要体现了⑥

的要求
(3)意义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觉醒
性质相同;都属于⑦

影响相同都促进了⑧

的到来
2016-11-18更新 | 7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两国都进行了一次社会改革,改革都对其社会的向前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列宁说:“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力量。地主农奴主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 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木(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下面推翻要好些”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知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C.西方殖民统治的加强D.农奴的反抗斗争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2016-11-18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下列1861年改革的方案中,最符合当时俄国历史发展需要的是
A.加强对农奴和土地的控制B.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
C.在城市建立选举产生的城市杜马D.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2016-11-18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南郑州四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5 . 19世纪60、70年代,在俄国历史上被称为“大改革时代”。该时代涉及的改革领域是:
①政治改革     ②司法改革     ③教育改革     ④财政改革     ⑤军事改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6 .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英、法、奥斯曼帝国结成同盟同沙皇俄国进行的一次战争。鸦片战争英国打败中国,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打败沙俄。实质反映(   
A.工业资本打败商业资本
B.工业国打败农业国
C.海军强国战胜陆军强国
D.先进社会制度战胜落后社会制度
7 . 改革,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甲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明治维新;乙类——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其分类标准是(   
A.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目的B.是否是向外国学习的改革
C.是否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是否改变原来社会性质
8 . 19世纪后期,亚历山大二世推行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促进俄国的近代化
C.使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
D.维护专制制度
9 . 以下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你从表中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99116007954
18791874200051937
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C.俄国逐步实行了现代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