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扩展。美、俄两国分别废除了本国的奴隶制和农奴制,其共同之处是
A.由对外战争失败激化社会矛盾引起
B.在平定内部叛乱过程中颁布了法令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留了封建残余
D.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2 .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能体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率先展开
②美国制宪会议——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③日本明治维新——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④农奴制改革——促进俄国工业化进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3 . 1861年8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波尔塔瓦对村长们说:“风传你们等待着其他的自由,除了我给予你们的那种自由外,不可能再有别的自由了。”从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俄国
①社会关系出现了近代化转变   ②改革具有一定的不彻底性
③广大农民摆脱了地主的剥削   ④社会矛盾得到了有效缓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 . 18世纪末,俄国国内市场的粮食需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上升。19世纪中叶,俄国市场上的粮食有90%来自地主的庄园。列宁对此评价道:“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对列宁所说的“生产”起推动作用的是
A.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B.俄国的农奴人口比重大
C.农奴获得法律上的自由D.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表一摘引了一部《俄国史》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是
A.赫鲁晓夫的改革与冒进B.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斯大林模式
C.现代化的艰难起步D.走向解体的苏联
2020-12-2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观察分析俄国1913、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示意图,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2020-08-0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861年改革推动俄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具体表现是
①模仿西方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②为工业化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③符合俄国知识分子改革派愿望   ④自上而下用改良方式推动变革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

——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0-07-09更新 | 4909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改革的内容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B.BC.CD.D
2020-04-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末(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下列文件内容与上述历史叙述相关的是
A.“我要让国家重新恢复尊严……我要让我的国民充满信心,成为世界的楷模。”
B.“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达到。”
C.“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
D.“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可以享有农村自由居民的各种权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