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改变了俄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的农民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使俄国旧有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等级关系出现了松动,贵族地主虽然保持了他们在封建时代的大部分物质利益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他们的等级特权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他们对社会生活的垄断也发生动摇。工业资产阶级加快成长,到1870年代末,俄国已有工业企业将近28000家。工业无产阶级作为一个新兴的阶级也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重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运动的活跃,必然要求发展滞后的政治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1880年代初,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准备成立一个由地方自治代表组成的具有立法咨询性质的全国性机构,但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后,沙皇政权的政治方针从“政府自由主义”转向反动,拒绝实行任何改革,俄国政治生活陷于停滞。1861年农民改革未能解决农民土地不足的问题,以行政权利强化了的村社限制了农民的人身自由,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在政治领域,沙皇政权也不能适应由于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动所提出的变革政治结构的要求。

——摘编自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对俄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局限。
2019-11-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选修)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种植新的作物,还有更多农民发现离开村社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俄国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极大提升…在1880年至1914年间的大部分时候,俄国都是最大的食品出口国。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材料二   1873年日本政府发布“地税改革法令”,规定:凡土地持有者均要交纳地税,地税的税率应为土地价格的3%,不因年景的丰歉有所减,地税一律用现金缴纳,而不以产品的价格变动为转移,土地价格由政府规定,而政府规定的价格很高,甚至与幕府时代的封建地租不相上下。……土地持有者除地税外,还要交纳村费(地价的1%),地税加村费,相当于土地持有者每年收获量的34%……农村佃农数量大量增加,而新兴的地主则将负担转嫁到广大佃农身上,佃农每年劳动果实近70%被政府和地主夺去。

——摘自刘祚昌、王觉非主编的《世界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材料一中作者关于1861年改革的观点。并据材料一论证此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政府地税改革的影响。
(3)综合上述两国农业政策的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3 .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经济近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有2 250万依附俄国封建农奴主的农民获得了解放,在法律上成为有财产的自由人,同时恢复农村公社(即村社)对农民的管理。沙皇政府声称:“公社是俄国人民的特点,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俄国50个省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1861~1870年为每俄亩29普特,1871~1880年为31普特,1881~1890年为34普特。

——摘编自《俄国农民与苏维埃政权》

材料二 1897年居住在俄国的47.2%的贵族地主通过出售或出租土地等方式远离农村,移居到城市,但在1858年只有15%~20%。部分贵族通过抵押土地和出卖土地获得的资金用于商业或俄国的新兴产业。1882年在莫斯科大约有500个世袭贵族办企业和234个世袭贵族开工厂。但比较普遍的是贵族把资金投在国家债券或者铁路、银行和其他私人企业的有价证券。据1882年资料统计,正是这类投资的股息或利率成为许多莫斯科贵族大部分收入的来源。

——摘编自周静《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贵族的经济状况》

材料三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离土不离乡”,广泛使用强制劳动,成为俄国工场手工业的一种普遍特征。废除农奴制并不意味着农村封建关系的终结,错综复杂的传统的超经济的剥削方式在俄国庄园里继续盛行。沙皇专制政府成为自上而下的迅速工业化的发动机,使俄国的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矛盾性:为了募集资金,沉重的赋税负担不得不压在农民身上,而这样又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投资。

——摘编自张宗华《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奴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及沙皇政府声称“侵犯公社就是侵犯特殊的俄罗斯精神”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贵族获取财富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俄国现代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对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及其理由。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俄国农业生产关系变革对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

材料二   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为了帮助农民赎买土地,政府成立了农民土地银行向农民贷款,农民可在49年内还清货款,但要支付高额利息.

——摘编自袁丽丽《<俄国1861年改革>一课的再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俄国贵族对农奴制的认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据此分析改革的实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   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6 . 材料一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数十年间,西欧因决定性地促成了俄国的工业化而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旧制度。在1917年投入俄罗斯工业的5亿英镑中,有之一以上是由外国投资构成的。(俄国)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又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全集》


(1)据材料一,分析俄国工人数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据所学知识,请列举出其他一条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1861年以后俄国历史发展的政治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所说“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史实依据。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促进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9-03-1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盘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立宫的大段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I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日两国是如何解决当时社会危机的。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俄日两国改革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8 .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编自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
2019-01-30更新 | 66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2019-01-30更新 | 131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