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俄国农奴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列宁曾这样评价“十二月党人”: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参加打败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受到启蒙思想影响
B.希望废除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学习西欧改造俄国
C.仅限于资产阶级阶层,脱离人民,导致起义失败
D.传播民主自由的革命主张,推动俄国政治变革
2020-10-14更新 | 468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马克思指出某场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评论的是
A.1840年拿破仑战争B.1840年鸦片战争
C.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D.1870年普法战争
4 . 下表反映了1854-1861年俄国沃罗涅日地区土地赎买价格情况,从中得出的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正确认识是(  )
1854-1859年,每俄亩土地平均价格1861年,政府每俄亩土地可垫付的赎买贷款额1861年,每俄亩土地农民实际支付价格
25.93卢布33.11卢布69.26卢布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提高
C.减轻了俄国农民的负担D.有利于俄国的资本积累
5 . 大前提:克里米亚战争时俄国国内盛行农奴制度。小前提: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源于当时经济和军事的落后。结论:腐朽的农奴制在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对抗的过程中处于劣势。以上推理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6 . 19世纪60年代,一位俄国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这是因为
A.农奴制改革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
B.“二一九法令”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C.司法改革使人民权利获得了法律保障
D.地方自治改革使资产阶级掌握了实权
7 . “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
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
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
D.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9-02-03更新 | 656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改革往往对本国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下面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是(       )
A.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
B.阿里改革、孝文帝改革
C.商鞅变法、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D.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
9 . 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
C.俄国的农奴地位有所提高D.封建农奴制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 农民经济虽从1861年改革后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它的发展却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工役制、农村公社和土地重分制等农奴制残余的限制,阻碍了农民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表明
A.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主体
B.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
C.农奴制改革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
D.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意义不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