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下诏退位。根据谈判约定,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南北和谈的最终结果是袁世凯大胜、孙中山小胜、清王朝虽败却有所得,这样的结局其实符合当时中国大多数人的利益。袁世凯作为当时中国真正的最有实力的人,成为大总统顺理成章。孙中山作为革命党的精神领袖虽然暂时失去了执掌中国的机会,但毕竟留下了希望的火种。……而清王朝却是南北和谈唯一的失败者,从南北和谈一开始,清廷的去留就成了双方博弈的一个棋子。袁世凯出于声名考虑,极力为清帝争取了一份优待协议作为遮羞布,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清王朝只能悲剧的退出历史舞台。
——岩锋《民国初立:1912——1916年的民主、自由与宪政》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南北和谈得以实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小胜”的理解。
2016-05-3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安徽安庆高三模拟考试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2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013年恰逢辛亥革命102周年和中共建党92周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中国出现了众多救亡图存的杰出人物和几股根子在西方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的救国思潮。其中,凝聚了人类历史智慧的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因为共产党纲领的许多原则与三民主义基本一致,毛泽东称之为新民主主义。这个时期共产党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实是改造过的三民主义革命。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分别说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中国产生的巨大的深远影响?
(2)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 . 20世纪初,在新旧制度更迭前后,“国民意识”在中国逐渐形成、发展,并反作用于国人精神与思想的近代化过程。
材料一 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辱,其国不可得而亡,是之谓国民。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


材料二 揽中国之大势,十年之中,世变亦亟矣。甲午之后,欲雪割地赔款之耻,于时人人言自强;庚子以后,欲弥赔款失权之憾,于时人人言自立;至于癸卯以来,日俄开衅,战事延长,穷其结果,国患方迫,于是忧时之士,人人则言自存……三者之持论,虽有不同,而其救国之心,未始或异。                                           

——《新闻报·自存篇》


材料三 1904年《癸卯学制》对各类学堂(部分)及其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类学堂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高等小学堂 以培养国民之善行,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以童年皆知作人之正理,皆有谋生之计虑为成效
 普通中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底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材料四 商务印书馆的《共和国新图文》的编辑说:“本书以养成共和国完全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好高骛远。”到1912年3月,商务印书馆又推出了《共和国教科书》,中华书局推出《中华初等教科书》,中国图书公司推出《新国民国文课本》等。其中,商务印书馆1912年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前后印行2 560万册,影响最大。                                             

——《东方早报:理想,政治,还有生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所说的“国民”的内涵。
(2)依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意识出现的时代背景。
(3)结合材料三、四,指出国民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四中“养成共和国完全国民之人格”的政治因素。
(4)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总结“国民意识”的培养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