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从“唯物史观”角度进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

材料   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2023-07-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_____为原则,确立_____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_____。《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_____的重要文件,具有_____的进步意义。
2023-07-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03·选必一第03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2023-05-29更新 | 17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点对点专项训练(选择性必修一)-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演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结束后不久,《临时约法》规定的临时参议院的权力被大大的扩大。同时,内阁对大总统的权力也有很大的约束力,内阁成员对参议院而不是对临时大总统负责。此举(     
A.实现内阁制向总统制转化B.影响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C.消弭了北洋政府统治危机D.有效杜绝了帝制死灰复燃
2022-10-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努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陵机器制造局 摄于1872年)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我在乡间第一次听到陈独秀的名字,也第一次接触到胡适的白话诗。最先是白话代文言而成为雅俗共享的文字媒介,这是胡适首倡而得到陈独秀的有力响应所造成的,即所谓“文学革命”。其次则是陈、胡及其他同辈学人通过《新青年》《新潮》等刊物和北京大的讲堂不断地攻击旧礼教、传播新思想,终于激起了青年学生求新求变的热情。

——摘编自《余英时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片中企业的性质和创办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法律文献体现的理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各阶层探索国家出路的特点。
2022-04-09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6 . 历史解释要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历史解释与史料相符的是
选项史料历史解释
A《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提出了新的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B《马关条约》:“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拓展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途径
C《辛丑条约》:“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目的是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临时约法》:“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为防止袁世凯专权,实际上确认了责任内阁制
A.AB.BC.CD.D
7 . 民国时期有人评论说:“当时,约法之起草者以国体改号共和,于是其所取法之国非美则法。彼二国国情风俗合于我否?不问也!彼二国之得失,不问也!……总求思所以束缚袁氏之法,总求袁氏就总统之后为监印官,为木偶而已。”该评论以为《临时约法》
A.引入了西方政治的先进理念B.因人设法且未考虑其可行性
C.有效地限制了袁世凯的专权D.表达了对孙中山的理解同情
2020-07-17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构建了“三民主义”的宪政理论,并由此而产生了中华民国的国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根本大法的角度,对“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等作了制度性规定,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

——摘编自郭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研究》

材料二   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历史成果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反映了全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意愿。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分析《临时约法》“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宪法”的主要原则,并指出“五四宪法”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章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此内容规定了
A.三权分立原则B.责任内阁制度C.主权在民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此设置分权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上述条款蕴含的政治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019-11-1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随堂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