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793年,雅各宾派成立救国委员会,鼓舞群众参加英勇的行动,通过无情的恐怖统治来镇压反抗。许多人因叛国罪和爱国精神不够而被送上断头台,革命开始“吞灭它自己的儿女”。反映出当时法国
A.共和政体得到进一步巩固B.权力斗争影响革命进程
C.经济危机对社会破坏严重D.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强大
2 . 比较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对英法两国革命建政的比较。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面对革命的爆发,有着不同的感受英国革命开始,就有人们呼喊:“自由是古老的,专制是近代的”。

法国革命开始,被誉为保守主义之父的英国政治家埃德蒙·柏克当即指出:阴谋、屠杀、行刺……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应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等

材料二   在这两次革命时期,分别出现了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的统治克伦威尔在寻求海外利益上,他的政权较为成功。他不仅完全征服了爱尔兰,而且通过了1651年航海法,禁止荷兰船只运载其他国家与英国或其殖民地之间的货物,他还开始了英国对荷兰海运霸权的攻击。

1806年在打垮普鲁士后,拿破仑在柏林签署著名的《柏林敕令》。《柏林敕令》是对英国的报复措施,也是战争的武器。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他要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激起社会和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

——编自(美)R.R.帕尔默著的《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两国的政治演进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局势。一直到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英国平衡各方势力,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直到今天,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期间英国多数时候扮演重要角色,法国则常常叨陪末座。

19世纪上半期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1852第二帝国建立
1870年法国皇帝在普法战争中被俘,第二帝国瓦解,次年巴黎公社发生。
1877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初期共和派与保王派的场政治斗争。
1894年法国陆军参谋部犹太籍的上尉军官德雷福斯被诬陷犯有叛国罪,引发战争危机
20世纪三十年代法国左右翼冲突激烈,政局连续动荡

——根据张芝联《法国通史》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结合英国政制“保守主义”的历史史实简要说明柏克的态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克伦威尔政权通过“航海法”的目的和结果,并简述拿破仑签署的《柏林敕令》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法国政治方面的史实,概述法国在世界格局演变中则常常叨陪末座的原因。
2021-02-04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学家评论某一政权,指出:“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虽号称革命之子,实为开明专制的精神后裔,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强调平等而不重视自由,注重秩序与阶级。”评论中的“他”是指
A.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B.成立清教政权的克伦威尔
C.背叛民国而称帝的袁世凯D.妄想征服全世界的希特勒
6 . 刘军宁在《读<法国革命论>与<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最好的革命是最不彻底的革命,对社会的健康肌体触动最少的革命,暴力程度最轻的革命,伤害人命最少的革命、带来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的革命。最坏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把整个社会与道德秩序彻底摧毁的革命,最暴力的革命、夺命最多的革命、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下列符合作者“最好的革命”和“最坏的革命”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
C.英国“光荣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的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