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4240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793年,卢浮宫正式作为法国国家博物馆对公民开放,开放之初,里面的藏品多以宣扬革命的当代画作为主,如《网球场宣言》《攻占巴士底监狱》《处决路易十六》等。这反映了
A.卢浮宫成为新国家对外宣传的工具
B.巴黎公社革命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C.公民权利观念和共和意识逐渐增强
D.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街道上的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纷纷拿起武器,撩起裙子,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10月5日,以妇女为主体的群众发动“凡尔赛人游行”,迫使路易十六接受《人权宣言》。这反映出当时法国妇女
A.成为革命的核心力量B.政治参与的意识不断增强
C.实现男女平等的诉求D.追求民主共和的愿望强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
2019-01-30更新 | 563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淇县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6 . 古代作家对古代罗马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古希腊共和制最终归于衰亡的历史记述,在18世纪人们的头脑中深深地打下了烙印,以至于法国民众认为共和制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共和制是短命的、其必然为君主制所取代。据此可知,这一认识
A.影响了近代法国代议制的建立B.否定了近代共和体制的合理性
C.完全继承了希腊罗马政治遗产D.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不彻底性
2021-12-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义马市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法国大革命之后,扑克牌上的国王、王后、王子被古代神话人物、启蒙思想家和普通的劳动人民取代,人们一律以公民相称。这体现了当时
A.平等理念完全得以实现B.主权在民的观念更深入
C.人民追求平等政治理念D.宗教神学思想影响深远
8 . 法国《1791年宪法》第二条规定:“一切权力只能来自国民,国民只得通过代表行使权力。法国的宪政是代议制;代表就是立法议会和国王。”依据这项条款,法国建立的政体应是
A.君主专制政体B.君主立宪制政体
C.议会共和制政体D.三权分立共和制政体
9 . 出身于贵族的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1856年出版了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他说:“这本书不会讨好任何人。保皇派会认为他在丑化旧制度,虔诚的教徒会认为它不利于教会,革命家会认为它表达了作者对革命的华丽外衣的漠视……只有少数热爱自由的人喜欢它。”由材料可知(   )
A.作者秉持客观理性的价值观B.托克维尔代表了旧贵族利益
C.该书的出版引发了社会混乱D.书中对法国大革命热情讴歌
10 . 以下为1794年法国大革命中的场景:在大街上被公民们包围的革命领导人罗伯斯庇尔看着人们因激情而泛红的脸说:“你们要遵守法律!”“法律是什么?”人们问。罗回答:“法律就是公民的意志。”公民们继续嚷嚷:“我们就是公民,我们不要什么法律,我们的这种意志就是法律。”这突出反映了
A.法律的确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民主权利滥用损害了民主制度
C.革命领导层力图限制革命发展
D.主权在民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