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比较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对英法两国革命建政的比较。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面对革命的爆发,有着不同的感受英国革命开始,就有人们呼喊:“自由是古老的,专制是近代的”。

法国革命开始,被誉为保守主义之父的英国政治家埃德蒙·柏克当即指出:阴谋、屠杀、行刺……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应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等

材料二   在这两次革命时期,分别出现了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的统治克伦威尔在寻求海外利益上,他的政权较为成功。他不仅完全征服了爱尔兰,而且通过了1651年航海法,禁止荷兰船只运载其他国家与英国或其殖民地之间的货物,他还开始了英国对荷兰海运霸权的攻击。

1806年在打垮普鲁士后,拿破仑在柏林签署著名的《柏林敕令》。《柏林敕令》是对英国的报复措施,也是战争的武器。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他要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激起社会和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

——编自(美)R.R.帕尔默著的《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两国的政治演进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局势。一直到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英国平衡各方势力,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直到今天,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期间英国多数时候扮演重要角色,法国则常常叨陪末座。

19世纪上半期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1852第二帝国建立
1870年法国皇帝在普法战争中被俘,第二帝国瓦解,次年巴黎公社发生。
1877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初期共和派与保王派的场政治斗争。
1894年法国陆军参谋部犹太籍的上尉军官德雷福斯被诬陷犯有叛国罪,引发战争危机
20世纪三十年代法国左右翼冲突激烈,政局连续动荡

——根据张芝联《法国通史》等改编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结合英国政制“保守主义”的历史史实简要说明柏克的态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克伦威尔政权通过“航海法”的目的和结果,并简述拿破仑签署的《柏林敕令》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法国政治方面的史实,概述法国在世界格局演变中则常常叨陪末座的原因。
2021-02-0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异同。
2020-04-25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专项突破十年分类-专题05异同类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020-04-22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专项突破十年分类-专题03作用、影响、意义类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阴谋、屠杀、行刺,对某些人来说乃是获得一场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

(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呢被赋予一种成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应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

材料二   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彪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中国倡言革命者,实为无病呻吟。

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法国自18世纪以来王族贵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等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种评价及其理由
2020-04-24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十年分类】专题09 评价类主观题-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罗伯斯庇尔(1758年——1794年),法国革命家。在大学期间,他疯狂迷恋卢梭的学说,认同卢梭关于社会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观点;认为是社会不公导致了人性的恶,渴望建立一个平等的、没有压迫和剥削的社会。1793年5月底,在法国大革命最危险的时刻,雅各宾派上台。作为雅各宾派的主要领袖罗伯斯庇尔强调:革命者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革命,变本加厉地革命。于是他大搞“革命恐怖政策”,用革命的恐怖对付反革命的恐怖。在革命阵营中站稳脚跟、获得大权后,为消灭政治上的反对派,他不停地宣传暴动可以横扫属于君主制的一切,为了自由的最终实现,使用一切手段都变得公正,哪怕充满血腥。在罗伯斯庇尔的鼓动下,革命者丹东于1792年9月,策动4万名暴民向国王居住的杜伊勒里宫发动恐怖袭击。当晚有600名士兵被乱刀砍死,之后又有包括神职人员、妇女、儿童在内的一千余人被杀,罗伯斯庇尔的暴行激怒了国民公会代表,不久,其手下圣鞠斯特逮捕了他,并按照罗伯斯庇尔制订的法律,未经审判便被处以死刑。

——摘编自【英】露丝·斯科尔《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伯斯底尔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伯斯庇尔的革命恐怖政策。
2020-02-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法国革命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农民的小土地所有制普遍建立起来。革命后,拿破仑政权巩固和调整了某些政策,保证农民能够自由地利用他们所得到的土地。法国大革命所造成的小农经济,规模十分细小,多数农户不足25英亩土地,少的则不到2.5英亩。这种细碎的小块土地所有制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因为小块土地不允许耕作时进行分工、应用任何科学技术,因而也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羌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是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仅造成了农业商品率的低下,还限制了工业市场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

——摘编自赵晓雷主编《外国经济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特点和对法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9-11-1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热文综历史试题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3年《法国宪法》宣布:“主权属于人民。它是统一而不可分的,不可分割的和不可让与的。”1795年法国《国家权利宣言》明确规定各国人民不论人口多少、领土大小,都是主权的、独立的,不得干涉他国内政等一系列的民主原则。法国革命推出的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国家主权原则、国家领土主权原则、民族自决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宣布赋予“为了自由事业而被本国驱逐的外国人”以庇护权、在战争法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等。

——摘编自王志辉《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演进看国际法的形成》

材料二1864年春,普鲁士公使李福斯乘坐一艘军舰来到中国。他在大海上遇到三艘丹麦商船,予以拿

捕作为捕获品。总理衙门在致普鲁士公使的照会中声称:“查此次扣留丹国货船处所乃至中国专辖之内洋。贵国兵船前来中国自当入境问禁不得任意妄为。中国所辖各洋例有专条各国和约内均明此例。至欧罗巴所定军法则不能强中国以必知。来文所称专办此事之责为贵国定夺非贵大臣所能干与。查贵大臣既来中国为全权大臣所谓全权者系于贵国之事无不可以作主。今贵国首先违约贵大臣不能干与本王大臣将来何以与贵大臣办事?”最终,普鲁士释放了两艘丹麦商船并对第三艘商船赔偿1500元。

——摘编自杨泽伟《近代国际法输入中国及其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国家权利宣言》对国际法的主要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处理普丹船舶事件的依据,并简评清政府对该事件的处理。

2018-04-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原创押题预测卷01(新课标Ⅲ卷)-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阴谋、屠杀、行刺,对某些人来说乃是获得一场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

(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

—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1790年)

材料二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剽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中国倡言革命者,实为无病呻吟。

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法国自18世纪以来王族贵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

—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态度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种评价及其理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

2016-12-12更新 | 205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全国大纲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五年(即1789—1794年)。……这次革命如暴风,如骤雨,迅猛异常,摧枯拉朽。革命开始以后,经过了深入和高潮阶段,到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完成了摧毁和根除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使这次革命成为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的三个阶段里,人民群众都积极参与,而且一再从危急中把革命挽救过来,进一步推动它向前发展……从大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经吉伦特派当政,到雅各宾派专政,革命沿着上升路线,发展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顶点,达到了历史目的。
——摘自李纯武主编《简明世界通史》
材料二 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从反对宫廷政变和阶级特权来说,法国革命是政治革命;但这场革命又是军事性的,因为欧洲对它进行了军事干涉。对革命的反动是推翻帝制;它导致了欧洲反法同盟,又给法国引来了代议制度;这是反动的第一阶段。后来,这种反动产生了反对各国人民的神圣同盟和违反宪章的一党政府。这种倒退运动也必定有它的发展和结束。……旧制度有大量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在几年后重又出现,恰如某些河流沉没地下,又在不太远的地方重新冒头,使人们在新的河岸看到同一水流。
——摘编自(法)米涅著《法国革命史》
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界定为什么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794—1814年间的法国历史中选取一个事例,并说明该事例对认识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10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自1789年至今法国政体变化无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法国的政体属于民主共和制,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自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开始建立政权后,其政体先后采用过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半总统半议会制共和制等,历经200多年的演变,是各阶级、各阶层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

——《论近现代法兰西国家的共和之路及政体演变》

材料二:法国是欧洲极具特色的国家。从国内政治发展方面看,其国体变化之剧,政体更迭之快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堪称独一无二。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摘编自《法国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法国政体演变的特点和实质。
(2)如何理解材料二所说“近代以来法国的政体及其演变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成这种特性的原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