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英国近代漫画家吉尔雷的一幅代表作。图右坐者为自由女神,跪者为路易十六。据此可知
A.路易十六点燃法国革命
B.美国是法国革命的模板
C.作者抨击英国君主制度
D.历史事件象征意义深远
3 . 如下图是英国画家吉尔雷的漫画《向自由献祭》,西面下面在巴士底废墟上登基的自由女神正在接受朝拜,路易十六正单膝跪地向自由女神献上王冠,身前的断斧表明其对专制统治的懊悔。自由女神对他说:“从自由神的手中再次接回你的皇冠吧!永世地佩戴着皇冠!”该漫画反映了

向自由献祭(吉尔雷,1789年8月3日)
A.革命中君主派与共和派的斗争
B.作者对法国革命有保守主义倾向
C.英国人对法国革命的密切关注
D.作者的内容与大众情感密切相关
2019-03-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东北三省三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
2019-01-30更新 | 563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门市2010年高考历史学科最后阶段复习经典例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的形式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中得到了最大的促进。它要求所有法国公民都说法语即“中央的或国家的语言”,来代替许多地区方言。它建立了公立小学网,来教授法语和灌输对国家的热爱。法国革命也促进了报纸、小册子和期刊的出版;这些读物写得粗浅、通俗,因而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法国革命还创立了像国旗、国歌和国家节日那样的民族主义仪式和象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人们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集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应该注意到民族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的消极作用和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最主要内容是实现民族独立,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实现社会进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近代推动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法民族主义的差异,并指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
6 . 下图为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一幅漫画,在铁砧旁的三个人分别是贵族、教士和平民,他们在共同打造一部新宪法。这部宪法应该是
A.《人权宣言》B.1791年宪法C.《拿破仑法典》D.1875年宪法
7 . 西方学者写道:“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帮助英国在工业发展方面大大领先于大陆国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动荡和战争延缓了欧洲大陆的工业化
B.拿破仑专制统治压制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C.拿破仑战争巩固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D.英国趁法国革命和动乱建立殖民霸权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4246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下列史实最符合托克维尔观点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1792年法国吉伦特派推翻君主立宪派
C.美国独立战争胜利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D.德国通过王朝战争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2017-04-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下学期阶段性练习(4.11) 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10 . 刘军宁在《读<法国革命论>与<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最好的革命是最不彻底的革命,对社会的健康肌体触动最少的革命,暴力程度最轻的革命,伤害人命最少的革命、带来个人自由与有限政府的革命。最坏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把整个社会与道德秩序彻底摧毁的革命,最暴力的革命、夺命最多的革命、带来专政与集权的革命。”下列符合作者“最好的革命”和“最坏的革命”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
C.英国“光荣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德意志的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