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1793年6月,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法国大革命达到了高潮。他们坚决主张把大革命进行到底,彻底推垮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中可以推测雅各宾派信奉的是以下谁的学说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马克思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中,法国各阶层的妇女积极勇敢地投身于争取人权的革命,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公布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在宣布权利平等的人权原则时,却根本不提妇女权利,在人权原则指导下颁布的法律也剥夺了妇女应享有的平等权利。妇女们发现,人权不过是男人的特权。著名的妇女领袖古杰在对资产阶级人权运动失望后,于1791年发表了《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强烈反抗性别歧视,要求对妇女在各个方面的权利进行补充和完善。这种对男性的批判,使法国妇女运动成为法国大革命反向启发下形成的一种独立的女性革命。这种女性主义的思想在经历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后,很快导致了女性自主意识的迅速发展,演变成与男权主义相对立的“女权主义”。

——摘自陈文联《论近代中国女权思想的政治化倾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1791年《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的核心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法国妇女运动兴起的思想来源及其现实依据。
2021-10-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1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爆发,“街道上的女裁缝、女鱼贩和洗衣妇纷纷拿起武器,撩起裙子,高声尖叫着加入了攻占巴士底狱的行列。”10月5日,以妇女为主体的群众发动“凡尔赛人游行”,迫使路易十六接受《人权宣言》。这反映出当时法国妇女
A.成为革命的核心力量B.政治参与的意识不断增强
C.实现男女平等的诉求D.追求民主共和的愿望强烈
4 . 法国《1791年宪法》第二条规定:“一切权力只能来自国民,国民只得通过代表行使权力。法国的宪政是代议制;代表就是立法议会和国王。”依据这项条款,法国建立的政体应是
A.君主专制政体B.君主立宪制政体
C.议会共和制政体D.三权分立共和制政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法国学者雅克·索雷认为“饥饿、贫穷、对领主特权和税负不满的法国人民在1789年的春天已经处在起义的边缘”。他看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视角是:
A.社会等级
B.社会民生
C.经济问题
D.政治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百科全书》的读者群并不是由资本家构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个部门。他们来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来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机构、军队和教会。一种进步的意识形态竟然渗透了社会结构中最为陈旧和锈蚀的部分,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大革命正是从悖论中开始的。”这段话表明,作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特权阶级的自我崩溃
C.资产阶级要求革命D.国王召开了三级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
2019-01-30更新 | 563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淇县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路易十六于1789年召开中断了175年的三级会议的目的是
A.为法国制定一部宪法B.解决征税问题C.解散第三等级D.商讨对付革命的办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17-08-04更新 | 4244次组卷 | 40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法国大革命及其影响时时引人深思,阅读材料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88年贵族代表们向路易十六呈交“陈情书” :刑罚对一切人平等;保障财产不受侵犯;宗教自由,出版自由,扩大教育;废除旧制度中第三等级被迫服从的侮辱形式,例如下跪。
1789年7月14日, “30多人在这一场不幸中丢下妻子儿女,这些家属亟待救济。”巴士底狱陷落,大革命开始。1789年《人权宣言》颁布,《1791年宪法》,1792路易十六被处死,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年末,几乎全法国的教堂都被关闭或改成了“理性庙”;行政命令各色人等一律以“公民”相称;激进的妇女在菜市、路口巡视,强迫其他妇女一律穿长裤、戴红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
法国大革命的每一个阶段中充满了各种观点、派别的尖锐对立,在不同的阶段上又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切换…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抹杀它在历史舞台上具有普适性的意义
----柏克《法国革命论》
材料二:大革命的结局,显然是对这种“要平等不要自由”的革命模式的一种嘲讽。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只承认人民,没有其他贵族,除了贵族公务员;只有一个唯一的、拥有无限权力的政府,由它领导国家,保护个人”——国民作为一个整体拥有名义上的一切主权权利;而单一的国民却仍然没有摆脱被政府奴役的命运。最后,大革命偃旗息鼓,拿破仑的专制独裁从天而降,心灰意懒、精疲力竭的法国人也就此满足于在“一个主子下平等地生活” -------“人们平时所热爱的自由,其实只出于对主子的痛恨”——当大革命摧枯拉朽般把旧王朝推翻,“主子”不再存在,“自由”也就被革命者抛弃了。所以,托克维尔留下了这样一句告诫:“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
------《旧制度与大革命》
问题:(1)为何法国贵族会写出这样的“陈情表”
(2)你是如何理解“革命者陷入到一种‘民主的专制’的泥潭”?
(3)根据材料,你对从旧制度中孕育并产生的法国大革命如何评价? “民主的专制”并非法国独有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谁在自由中寻求自由本身以外的其他东西,谁就只配受奴役”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