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摘自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孙中山在广州,曾系统地演绎了他的理想:中国应有一个民治、民有、民享的国家,而其政府则在三权鼎立的模式外,还有两个独立的权力——继承中国文官传统的监督权(御史纠弹)与人事权(考试与督责)。
——摘自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
(2)材料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
2019-01-30更新 | 325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20世纪初叶,出版于上海的某论著说:“有起死回生,还魂返魄,出十八层地狱,升三十三天堂,郁郁勃勃,莽莽苍苍,至尊极高,独一无二,伟大绝伦之一目的,曰‘革命'。……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破颡裂喉,以鸣于我同胞前曰:呜呼!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上述言论意在
A.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振奋国民精神
B.再举斗争旗帜,掀起“二次革命”
C.呼呼以革命方式唤起“亚洲觉醒”
D.说明以上书请愿办法改革政治行不通
2018-05-23更新 | 1264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2018年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4 . 宪政是学术界的热门术语,中国学术界对它的推崇和研究可为炙手可热,其势头直追百年前的宪政风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作为舶来品,“宪政”一词何时在中文世界出现难证其详。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梁启超早在1899年4月《清议报》上发表的《各国宪法异同论》中已经使用宪政一词,至于是否属于最早使用尚有待考证。梁启超在其著述中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政体);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政体)。立宪政体,亦名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者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清末预备立宪启动后,宪政一词的使用渐渐增多。

——张一兵主编《政治哲学关键词》

材料二今天(1940年2月20日)延安各界人民代表开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是为了发扬民意,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孙中山曾说过“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宪法去确认它。中国则不然,中国的革命尚未成功,国内除边区等地而外,尚无民主政治的事实。所以现在的宪政运动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这是一个大斗争,决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意义。

2018-04-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7课 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测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先生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些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来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则、集会之条理、集会之习惯、集会之经验,皆阙然无有。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集会则乌合而已。

——孙中山《民权初步》

请完成:

(1)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2)据材料三,理解孙中山为何认为集会是实施民权的第一步。

(3)根据以上材料及中国国情,分析按孙中山的主张,人们能否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为什么?

2018-04-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8课 综合探究:反思民本与民主(练习)
6 . 变法维新的呼声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经酝酿,但只有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它才发展成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其社会条件不包括。
A.“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B.“举步维艰”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C.“揭竿斩木”的农民运动初显端倪
D.“自强新政”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2018-04-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8课 综合探究:反思民本与民主(测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1911年12月20日,南北和谈双方签署草约五条,主要内容为:确定共和政体;优待清皇室;先推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

——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

材料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政治革命”的内容及其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就孙中山对待临时大总统职位的态度做一评价。

2018-04-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练习题
8 .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
B.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C.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延续
D.资产阶级不同政治团体的学术交流
2018-04-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6课 亚洲第一共和国(测试)
9 . 下列关于“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严复对西方近代政治文化的精辟概括
B.与洋务派“中体西用”说没有本质区别
C.在当时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改良思想家的认识
D.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2018-04-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5课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生练习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人之目的,将以改造政府,而不欲动摇国家之基础。……革命党则因现政府之腐败,并欲变更组织。”“皇帝至圣至仁,虽大彼得、华盛顿不能望其项背;振兴中国非光绪帝不可。”

——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

材料二西方之言曰:人人有自主之权。何谓自主之权?各尽其所当为之事。各得其所应有之利,公莫大焉,如此则天下平矣。

——摘自梁启超《中国积贫追溯源论》

材料三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今日为国民精神。

——摘自孙中山《同盟会宣言》

(1)比较材料一、三,分析梁启超和孙中山探索近代救国道路的两种不同观点。

(2)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梁启超和孙中山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

2018-03-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2阶段验收评估(二)近代中国与其他各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