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战胜利前争取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世界各国各地区政治制度因国情、时情不同,都有其独特性,是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当时有所谓三公、九卿,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希腊在一个小小半岛上,已包有一百几十个国,他们所谓的国,仅是一个城市。每一个城市的人口,也不过几万,只要城市居民到一旷场上,那里便可表现所谓人民的公意。中国到秦、汉时代,国家疆土,早和现在差不多,户口亦至少在几千万以上,而且中国的立国规模,并不是向外征服,而是向心凝结。何况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国,几千万个农村,散布全国,我们要责望当时(秦汉)的中国人,早就来推行近代的所谓民选制度,这是不是可能呢?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由许多共和国组成一个邦联或者一个强大的君主国或贵族统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体现责任代议制的政府。”

——(美)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

材料三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比较普遍的农村选举方式是红绿票法和豆选法。下图展示的就是根据地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选举法——豆选法,其法以豆粒(什么豆子都可以,已经用过的有黄豆、绿豆和蚕豆不等)作为选票,每个投票人发给一定额数的豆粒,每粒表示一票。投票时让候选人坐在台前一排,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放一大海碗,投票人鱼贯而过,认为信得过的,就在他的碗里放下一粒豆子,豆多者当选。

——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回归》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秦汉时期与希腊(雅典)政治体制的差异及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日根据地在选举组织抗日民族政权的时候采取哪一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
2021-11-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材料1942年12月29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土地租佃条例草案》,在法律上对不的租佃形式的租额进行减免或者规范。在中央政策与地方习惯发生冲突后,中共中央做了适当的调适,指出:“边区各地减租率不一定限于二五,而地主所得地租也不一定就是千分之三七五,……我们认为各地应当维持过去合法的减租率。”由于中共中央在减租政策上的变通,使地方政府有了随时调整减租率的权力。1943年春,某些地区有地主未经佃户同意将土地佃权大加变动,或不顾佃户生活,而随便撤回租地,致使佃户不安心,生产亦难进行。于是,在政府的调查落实下,佃户的佃权问题得到解决。在减租斗争中,发动群众,培养积极分子,成立各种群众团体,如农会、减租会、租户会、减租保地会等,议定实施减租的办法。农民在各种减租组织的领导下清算了地主多收的地租,在减租清算中地主用土地顶替退租,或出卖土地。地主富农出卖土地而从事工商业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

——摘编自黄正林《地权、佃权、民众动员与减租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减租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减租运动的意义。
2020-01-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19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就实行了“三三制”原则,即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这一政策容纳了各方面人士,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壮大了抗日力量,也为后来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老解放区的农村,建立起由选举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在城市,一般先邀请各界代表人物共商当地事务,然后再召开具有民主协商性质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些制度都以人民的权利为基础,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019-01-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1月7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的异同

4 . 宪政是学术界的热门术语,中国学术界对它的推崇和研究可为炙手可热,其势头直追百年前的宪政风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作为舶来品,“宪政”一词何时在中文世界出现难证其详。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梁启超早在1899年4月《清议报》上发表的《各国宪法异同论》中已经使用宪政一词,至于是否属于最早使用尚有待考证。梁启超在其著述中将宪政解释为立宪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两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政体);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政体)。立宪政体,亦名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者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清末预备立宪启动后,宪政一词的使用渐渐增多。

——张一兵主编《政治哲学关键词》

材料二今天(1940年2月20日)延安各界人民代表开宪政促进会的成立大会,是为了发扬民意,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宪政是什么呢?就是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孙中山曾说过“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宪法去确认它。中国则不然,中国的革命尚未成功,国内除边区等地而外,尚无民主政治的事实。所以现在的宪政运动是争取尚未取得的民主,不是承认已经民主化的事实。这是一个大斗争,决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意义。

2018-04-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7课 为了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测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日根据地的选举政策是,凡满18岁的赞同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和被选举权。从陕甘宁边区来看,实现了普选、直接、平等、自由的选举原则。

建立由群众选举产生的边区和各县参议会,对同级政府和司法部门领导有选举、罢免、质询和弹劾等权力;政府执行同级参议会的决议并对其负责,无权解散参议会,参议会对政府有监督权,两者在行政上各自独立,互不统属;司法部门保持审判独立,由同级参议会监督,政府领导。参议会、政府、司法部门三者相互协调合作、约束,构成了廉洁的组织体制。

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立了相应的监督机制:一是共产党内的监督,有中央和县级以上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党的机关、干部和党员的行为;二是来自参议会的监督,对政府工作、政府工作人员有监督、弹劾权;三是来自政府内部的监督,各根据地大多设有自我监察部门;四是来自人民群众的监督,各阶层群众的参议会代表,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检举,控告任何一级政府、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五是来自舆论监督,各根据地的报刊经常刊登廉洁奉公的先进事迹,揭露典型的违法违纪案件。

——摘编自文永林《毛泽东关于党在抗日民主政权中执政能力建设思想》

(1)根据材料,请从权力监督的视角概括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践行民主执政的主要意义。

2018-03-01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2阶段验收评估(二)近代中国与其他各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就实行了“三三制”原则,即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这一政策容纳了各方面人士,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壮大了抗日力量,也为后来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老解放区的农村,建立起由选举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会议。在城市,一般先邀请各界代表人物共商当地事务,然后再召开具有民主协商性质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些制度都以人民的权利为基础,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都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材料二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