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207 580
108.5
16 696 945
58.9
4 951 471
93.4
1917
51 989 185
53.6
——
——
2 309 160
43.6
1918
49 890 293
51.5
——
——
1 568 853
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2019-01-30更新 | 1627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4: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各国都把全国经济转到战争的轨道。政府设置机构对经济实行管制和监督,这种管制机构大都由垄断组织的董事、经理、专家或者其他代理人掌管。……英国1915年,议会通过了国防法令,授予政府管制国民经济的全权。英国内阁成立了以劳合乔治为主席的军火生产供应委员会,旋即升格为权力极大的军需部,专门颁布了军需法案…….英国在战争迫在眉睫的时候将铁路收归国有,在实行军需法案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管制了2000家企业,直接投资新建了389个军事企业。……在战争的头五个月中,英国损失了25万吨商船,使工业原料、军需物资和粮食的供给陷入困境,政府逐步采取了一套严格的控制措施。大幅度提高税收和发行公债,向市场借款、税收收入为战争总支出提供了之一的来源。价格控制也一步步地实行,控制的范围逐步扩大。如食品价格的控制,先是限价,英国最终实行了全面的强行配给制度……。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据材料归纳一战期间英国大规模的“经济实验”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英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实验”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在中国共招募了14万华工,其中山东人就达8万多人。在外国人眼里,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民风淳朴,人心向善,循规蹈矩,本分求稳,且山东人身材高大强壮,“守纪律、听指挥、能吃苦、不怕死,吃饭不挑食,管饱就行”,这十分符合他们的招募条件。在威海卫贴出的《英国招募华工真诚无欺之布告》末尾有这样一段内容:“山东省连年屡遭水旱、虫蝻、兵火各灾,今英国肯出重资招募华工,能使贫苦之地变为富足,贫穷之工人既可生财,其家属又能享福。”

材料二   1918年11月,法国政府宣布:“凡参加这次战争的华工,每人发给奖金,并由法国政府安全护送返国,如果愿意留在法国,政府将无条件协助辅助就学、就业。”然而华工们除了极少数人愿意留在欧洲外,绝大多数都归心似箭。1919年,华工们在回国前,曾为死难的华工兄弟们举行追悼会,会上挂起挽联,“血洒欧西壮世运,魂返祖国挽神州”,横批“流芳百世”。2017年11月15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华工群雕像在比利时波普林格市布思本村落成。这里埋葬着13名在一战中牺牲的山东籍华工。波普林格市市长在致词中说:许多西方人并不知道在一战历史上曾经有过“中国劳工”这一特殊的团体。他们不畏艰辛与牺牲,为协约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们,西方国家也不应该忘却这段历史,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重来《我的爷爷是华工——兼述第一次世界大战赴欧14万华工血泪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协约国偏向于从中国山东招募华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参加一战的贡献,并简述在欧洲建立一战“华工群雕像”的历史价值。
2022-07-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欧洲列强普遍部署军用信鸽,英军则试图倚重基于科学和新技术之上的通信手段。与海军舰船只能携带信鸽向岸上单向传送消息不同,陆军的信鸽在收发位置大致固定后,有可能完成双向传送。在19156月的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信鸽表现优秀,受到重视,信鸽部队也成为信号处下属的重要分支。英国《国土保卫法》细则规定:打死、打伤或骚扰信鸽,持有不属于自己的信鸽,或者未经主人允许持有其信鸽为犯罪行为。为了应对德国海军在北海的布雷行动,英国海军信鸽部队最先组建,其后是陆军信鸽部队,最后是空军信鸽部队。而国家竞翔联盟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动员了大批养鸽人参军,并向军队无偿提供信鸽。1918321日,德军在西线突然发动猛烈的春季攻势,信鸽的战术作用和战略价值在英军抵抗与反击过程中得到突出体现。信鸽送达的情报为协约国军队稳定战线、部署反击以及最终打退德军的攻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摘编自贾珺《英国信鸽在“一战”中的角色转换与形象变迁》


(1)根据材料,概括信鸽在一战中受到英国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学知识,概述英国信鸽在一战中的作用。
2022-06-28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压轴(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蒙梭提出将莱茵河作为德法的边界并占领莱茵兰(也称“莱茵河左岸地带”)的建议。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与美国总统威尔逊都反对法国吞并莱茵兰的建议,因为这将严重削弱德国实力。威尔逊向法国政府递交了一个简短照会,解释说法国将会得到一份“与美国签署的单独条约,由美国提出保证,在国际联盟行政院的批准下,一旦法国受到任何由德国发起的未经允许的侵略行动时,(美国和国联)立即给予法国援助”。最后,法国放弃将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要求,威尔逊同意战胜国分三区占领莱茵河左岸50公里区15年,以此来确保德国能履行和约义务,莱茵河右岸50公里范围内则被划为非军事区。莱茵兰问题因此在美国与英国、法国的这场交易中解决了。

——摘编自艾尼瓦尔江·努尔买买提《评巴黎和会上的美国对德政策》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亚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加剧了各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1917年,毗邻西亚的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促进了西亚各国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一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英、法、意等战胜国将奥斯曼土耳其的西亚属地几乎全部瓜分。1920年,英国获得了对伊拉克、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法国获得了对叙利亚、黎巴嫩的委任统治权。于是,土耳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开始了现代化改革。亚洲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民族主义组织,有的还建立了共产党。阿富汗、伊朗和西亚阿拉伯国家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摘编自崔连仲等《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上法国与英美分歧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分歧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西亚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背景。
2022·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丧失了长期保持的海上霸权,也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20年代英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又给它以沉重打击。1933年以后,英国经济开始复苏。1934年英国开始重整军备的时候,也正是英国经济摆脱危机走向好转的时候。面对德国的威胁,英国政府虽然不得不扩充军备,但它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从复苏走向繁荣,如何加强英国资本主义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没落了,它根本不敢抱有战胜德国的奢望,甚至对英德战争的可能后果忧心忡忡,因此只想取得英德和解,以便大做生意,并保住既得利益。……19361114日,张伯伦在一封家信中表示:“我不认为战争已迫在眉睫。我相信,通过运用小心谨慎的外交活动,我们可以防止战争,也许可以无限期地防止”。英国政府自觉软弱,又不肯大规模地扩军,便企图通过绥靖外交,弥补国防力量的不足。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推行绥靖政策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2-05-22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河北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中国基本上是处于英、俄、美、法、德、日六大强国的联合控制之下。大战的爆发,则使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力量对比和争夺权益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成了亚洲唯一强大的力量,一定程度摆脱了欧美列强的牵制和竞争。

当时统治中国的袁世凯政府虽已控制了全国多数省区,但根基并不巩固。欧战爆发之初,为逃避日本的侵略,袁政府也试图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采取了一些应变措施:始而宣布局外中立;继而提议限制战区;又曾秘密同德国谈判收回胶澳;后来还与虎谋皮,要求中日共同出兵攻打胶州。但这些努力,由于得不到其它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在日本的威胁利诱之下,无不被迫撤回原议。

19141031日开始,日本及英国共同攻打当时由德国控制的青岛,至117日结束。日本获胜,占领青岛。

——摘自黄尊严《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动因新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对德国宣战带来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大量男子参军后,女性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和家庭支柱。妇女对于援助男性作战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爱国热情。她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生产者,甚至还加入军队,积极参与战时服务并加入志愿性组织,以各种身份间接参与到战争中。伍尔维奇军工厂,在战前几乎没有女性雇员,而191712月达到24.719人。《蓓而美街报》对英国妇女进行了赞颂,“当她们几乎经受住了像战壕中的男性一样如血与火的考验后,人们不应该再忽视她们所做出的贡献。”战争期间,由于人口的流动,政府必须找到选民人数减少的解决方案。19182月,60030岁以上的英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后,女性对自身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战时的表现也引发了女性对自身能力和作用的重新定位。

——摘编自晋睿婷《战争改变女性——两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地位提高的原因。
2022-04-30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高三4月全过程纵向评价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来,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最重要结果之一,就是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美苏两强主宰世界大国霸权政治秩序,它的核心是美苏关系,随着美苏关系力量对比的消长,国际政治秩序发展相应的变化。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1982年02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动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特征。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
2022-02-21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考历史原创重组押题卷第十套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本世纪之交,它(英国)开始封锁德意志并且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由于内部的不团结,德国在1918年被打败了。┄┄当我们的士兵在西线攻击英法联军的时候,俄国武装力量在东线的存在变得越加危险。在1940年8月,我总结道,考虑到布尔什维克军队师团的强力扩充,帝国东部各省不应该再被忽视,它们总是极其容易被战争摧毁。然而,诸上种种正是英国和苏联希望看到的。事实上如此多的德国军队,特别是空军部队被迫被部署在东线,使得德国人民的领导阶层不能给西线的战争带来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案。这正是英国和苏俄的政策的目标。英国和苏俄都希望尽可能地延长这场战争,来削弱整个欧洲的力量并使其陷入永久的萧条。

——希特勒1941年6月22日凌晨对全国的讲话


(1)希特勒对一战中德国战败原因的分析是否全面?请阐述理由。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1913年下半年至1914年上半年的欧洲战争态势。希特勒此番讲话后的德国军事行动是什么?结果如何?
2022-02-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考历史原创重组押题卷第六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