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1919年的调停者决意不去重复他们1815年的先驱者们所犯的错误。民族主义以及追求独立的运动是贯穿整个19世纪的冲突主要根源,1815年的和约忽视了这个问题,或者更准确地说,设计了某种方法压制了这个问题。1919年的协议把它视为最高的优先性。”作者意在说明(     
A.对战争的恐惧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B.民族主义一直是国际法的主题
C.一战后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普遍认同D.20世纪的国际体系是19世纪的延续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背景是什么?
2022-06-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问题导学-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2022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苏】列宁《在莫斯科省的县、乡、村执行委员会主要会议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1)比较材料一中两幅图,指出欧洲国家版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处明显的变化,并简要说明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2022-06-2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4讲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4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这说明,一战
A.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B.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C.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D.推动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2022-06-28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列举欧洲国家寻求霸权的途径。结合所学,简述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作为“战争的结果”的思想观点。结合所学,列举两个“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造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并用一句话概括这些斗争的地位。
2022-06-21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近代某一时段欧洲国际关系大事记,据此可知,当时
1873年,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结成“三皇同盟”,规定一旦发生他国进攻的危险时,三国必须商定“共同的行动办法”。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缔结同盟条约,保证三国在未来的战争中相互援助。1892年,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1904年、1907年,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
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
A.欧洲陷入两大阵营的对峙B.各国间利益冲突尖锐复杂
C.军事同盟关系可靠性降低D.德国成为国家矛盾的焦点
7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而且对于中国新文化运动者来说也是一种理想破灭。对此辜鸿铭认为:“(战后)西方人将在中国找到解决这个文明难题的钥匙,在中国存在一笔无法估量的、迄今为止毋庸置疑的巨大文明财富。因为他们拥有欧洲人民战后重建新文明的奥秘。”据此可知,辜鸿铭
A.看到中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异B.完全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明
C.认为中华文明存在独特优势D.认为西方文明已经完全破产
8 . 欧洲本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众却期待着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列宁的指导。西欧民众热烈欢迎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布尔什维克主义也越来越为欧洲普通民众所接受。这从本质上体现出一战
A.重绘了欧洲政治版图B.导致国际关系重心的转移
C.激化了欧洲内部矛盾D.阻断了极端民族主义传播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走向瓦解B.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动摇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D.推动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开展
2022-05-17更新 | 906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04讲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10 .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D.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