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战场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危机,在战争最后一年,德国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基尔军港水兵起义
土地荒芜,商品短缺
爆发十一月革命
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
A.
B.
C.
D.
2018-02-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4月海南省华侨中学高二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普通德国士兵在他的家书中写道:“德国人向来把死亡看作高尚人生的完成……”

材料二在1918年11月,当德国宣告投降的消息传到前线,一部分德军认为“德国在战场上没有战败,而是卖国贼从背后捅一刀”。

材料三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200万人失去生命。在欧洲各国,食物的配给量极低,人们的抵抗力极弱,因而死亡的人数也最多。俄国死去40万人,德国有30万人死亡,在伦敦,疾病流行时,一周之内就有1.8万人死去。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两倍多。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有30多万人参加了这次游行,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千人被杀,上万人被捕入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存在的什么情况?

(2)材料二中的“卖国贼从背后捅一刀”,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3)阅读材料三,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4)由材料二、三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欧洲国际格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2018-02-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测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6年美国对交战双方的贸易总额(亿美元)

年份同协约国贸易增长指数同同盟国贸易增长指数
19148.24100.001.69100.00
191519.9241.00.117.00
191632.14389.70.010.68

——杨生茂《美国外交史》

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

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
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
生铁222216255015
192116255816
394331346355851340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参加这次战争,是因为正义受到侵犯……因此,我们在这次战争中所要求的,绝不仅是和我们本身有关的东西。我们所要求的,就是要使世界适合人类生存和安居乐业……同时,以我们本身而论,我们看得十分清楚,除非正义施及他人,否则正义也不能独施予我。因此,世界和平的方案,就是我们的方案。

——1918年1月8日威尔逊总统对国会的演说《十四点计划》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参战前的贸易状况及参战对战局的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参战的真实目的,并说明理由。

2018-02-1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三(人教版):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18年,世界因患“西班牙流感”死亡几千万人,交战各国几乎都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这反映了
A.疾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主要原因B.灾害因素能够影响战争进程
C.传染病加速了全球化进程D.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疾病
5 .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德意志帝国政府已立意在2月1日以后……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是对于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演说中“最近的行为”是指
A.1905年德军参谋长制订的“施里芬计划”B.1916年德军发动的凡尔登战役
C.1916年日德兰海战,德军取得战术性胜利D.1916年德军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
6 . 观察下图,图中的照片拍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北部孚日省的中国劳工营。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中照片的拍摄应不早于1917年
B.向欧洲派遣劳工的是北洋政府
C.劳工们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
D.中国劳工赴欧是为美国所雇佣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课战云密布的欧洲

(二)……

(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四)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目录摘选

材料二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引起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阿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列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科技和思想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再补充两项,并说明补充理由。

(2)《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殖民地面积表(单位:万平方千米)

英国法国德国
1860年25020
1880年77070
1899年930370100

材料二:工业产量排位与殖民地占有比较表

工业产品数量所占位次3214
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

材料三:图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材料四:图2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表格从纵向看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横向看说明了什么问题?

(2)联系教材内容,简析材料二、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3)图1中欧洲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造成这一格局的基本矛盾有哪些?

(4)比较图1、图2,同盟国集团内部有何重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5)从图中可以看出,同盟国作战面临的最利条件是什么?有何影响?

2018-02-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3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带来了哪些机遇
①扩大了美国对世界的影响
②插手欧洲事务的机会
③展示美国实力的机会
④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 . 下列关于1918年苏俄同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摆脱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
B.《布列斯特和约》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C.对俄国来说,需要时间巩固政权
D.德国利用《布列斯特和约》取得战争优势
2018-02-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题3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