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从此决定了20世纪历史的面貌。          ——霍布斯鲍姆
材料二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底说,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态度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分析上述态度的变化对两次战争的进程和对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3)结合美国在两次战争中的表现谈谈你的认识。(言之有据,条理清楚可给分)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种趋向未能最终出现的原因。
2 . 历史上常见某次战争的结果酝酿着另一次战争的起因。下列几组战争中,有这种因果关系的是(   
①普法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某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逐,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一战历时四年,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双方动员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351万人。大战死亡人数达到900万人,受伤2000多万人,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所有参战国的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算,一战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虏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


1.“偶然的恐怖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大战产生的重大结果。
3.江泽民总书记曾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要牢记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坚持奋斗。谈谈一战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
2012-09-14更新 | 7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临海市白云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