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8 道试题
1 . 一战初期,美国的德裔移民呼吁向德国捐赠财物,“全美德裔美国人联盟”在旧金山举行会议,对美国偏向英国一方表示愤怒。而在1917年,德裔的类似活动基本消失,部分州规定公共场合禁止使用德语、禁止德国人在公立学校学习,同时几乎所有德裔美国人和德裔新闻媒体都转而支持美国的立场。由此可见(       
①国际局势影响移民身份认同             ②德国战败影响德裔在美地位
③美国民主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④战争破坏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背景是什么?
2022-06-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3问题导学-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3 . 1913年,德国军事作家伯恩哈迪在《德国与未来的战争》一书中写道:“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十分清楚,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那样要对付如此多的困难和敌意……我们现在想要获得的东西必须用战争获取。”作者意在
A.对德国对外政策表达不满B.表达对德国国际处境的担忧
C.揭示国际关系危机的根源D.极力宣扬军国主义思想
4 . “一战”开始后,美国向协约国提供大量军火和贷款,资本家从中获取厚利;美国还对德国在拉美的渗透十分不满。美国对英国进行的海上封锁只是抗议了事;而对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则采取强硬的立场,并以此为由参战。据此,对美国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①维护本国资本家利益   ②反对德国的潜艇战是参战借口
③在拉美推行大棒政策   ④处理国际事务时执行双重标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一战前,德国按速决战思想制定了作战计划,提出“必须避免两线同时作战,德国必须扑在最强大最有力最危险的那个敌人即法国身上,迅速击溃它”。下列各项中,导致该“作战计划”破产的因素有
①比利时和法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②俄军出人意料远攻大东普鲁士
③英国很快参战   ④新型武器坦克的使用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2-01-12更新 | 2899次组卷 | 20卷引用:专题18选修内容-三年(2020-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6 . 下面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战爆发前欧洲错综复杂的形势。对该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法德因“阿尔萨斯—洛林”问题积怨已久
B.英德由于争夺世界霸权和市场成为“殖民对手”
C.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的争夺,形成了“危险的巴尔干”
D.“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内部没有利害冲突
7 . 到1914年,美国和德国在若干领域内的生产都超过了英国,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德国的挑战更为严重。英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19世纪最后几十年国际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方面。材料反映了
A.一战爆发的经济根源B.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C.自由贸易政策被抛弃D.经济危机即将到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B.三国同盟的成立
C.三国协约的形成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者罗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是引发一战的重要因素
C.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2023-05-28更新 | 357次组卷 | 49卷引用:高中人教统编历史必修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后练习
10 . 民国年间,许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武备以自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邦国”,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

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果,近者如英国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年)


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
2022-03-3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