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不幸的是噩梦终完成真。其“噩梦成真”主要是指 ( )
A.德意结盟B.英法结盟 C.英俄结盟D.法俄结盟
2 . 一战的交战双方都把1916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都想给对方致命的打击。1916年2月21日,27万德军对凡尔登发起了杀气腾腾的“处决地”攻势。关于这一战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德国图谋“使法国把血流尽”
B.现代化学武器进行无声的大屠杀
C.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D.英国步履蹒跚的坦克稳住了阵线
3 .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B.俄奥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C.欧洲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勾结
D.欧洲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
5 . 出于保密需要或者是为了彰显某种意图,战争中军事行动往往都有一个代号。下列两次世界大战中有关行动描述正确的是
A.施里芬计划:初期在西线集中德军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
B.黄色方案:主攻方向放在德法边境的阿登山区,以达到奇袭效果
C.海狮计划:最终被迫不定期推迟,宣告了德军“闪电战”的破产
D.霸王行动:执行德黑兰会议决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两栖登陆
6 . 【加试题】在马恩河战役中,战争双方投入150多万人、6000多门大炮,在200余千米长的战线上展开激战。但德国未能实现“速战速决”的既定方针。这不能表明的是
A.使双方转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之中
B.实际上宣告了“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C.标志着德国在战略上遭到重大失败
D.使德国的失败成为定局
2018-08-09更新 | 202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假如以“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取得战争胜利”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史实中,不宜作为论据的是
A.中途岛之战
B.日德兰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不列颠之战
8 . 从全球的观点来看,其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开启了欧洲霸权的削弱进程。这一进程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减弱。材料评述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俄国二月革命
D.巴黎和会
9 . 20世纪的世界,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局面,二战前形成了轴心国同盟,二战后又出现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格局。这些现象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大国结盟威胁世界和平D.“冷战”局面的形成
10 . 德国历史上每个时期,都有一个针对俄国的东方政策,下面内容,哪一个最有可能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对俄国(苏联)的政策
A.德国追随英法,孤立俄国
B.德俄军事结盟,对抗英法
C.德国加入北约,对苏冷战
D.德俄政治友好,经济互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