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学者罗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是引发一战的重要因素
C.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2023-05-28更新 | 357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一战给近代中国的思想、政局和社会带来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一战对中国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留出市场空隙
②极大提升了中国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和国际地位
③激发了中国人民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
④促使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新方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2-08-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宗主国把大量殖民地人民投入战场。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B.瓦解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C.摧毁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统治
D.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据此推知,一战爆发主要源于(     
A.英德矛盾B.法德矛盾C.俄德矛盾D.法意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丘吉尔在《危机中的世界》中描述了20世纪初弥漫于世界的一种奇怪情绪:因未能从物质繁荣中获得满足感,各国转而热衷于国内和国际冲突,随着宗教的衰落,民族激情不正常地上升,几乎每个地方都燃起了熊熊大火,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人都急于冒险。这材料可用于论证世界大战的爆发
A.与疯狂的军备竞赛有关B.与文明的冲突有关
C.与极端的思想观念有关D.与经济的低迷有关
2022-06-29更新 | 2383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899年德国外长在一次演说中提到,“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该演说可直接说明
A.列强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C.英德矛盾是列强间最主要矛盾D.“一战”是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结果

7 . 材料 早在1905年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在其担任总参谋长期间就制定了未来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施里芬设想德国在未来战争中的两线作战是不可避免的。在两线作战中,应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而只用少数兵力牵制俄军,西线又应分左右两翼,左翼仅以少数兵力守住德国洛林一带防线,而以强大的右翼越过比利时和卢森堡,冲入法国北部,然后南下绕过巴黎西方和南方,压逼法军主力到巴黎以东一带加以歼灭。对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再全力转入东线打败俄国。这个计划中,德国准备在六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三至四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施里芬计划”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远征军会很快参战,因而注定要失败。

——摘编自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施里芬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制定“施里芬计划”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2022-02-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才有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当它走进“资本主义宴席的时候,席位已经被占光了”。这种现象导致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B.欧美帝国主义列强将世界瓜分完毕
C.帝国主义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D.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9 .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其共同特征,即
A.四大帝国土崩瓦解B.战争罪犯受到国际审判
C.世界形成两极格局D.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进展
2021-08-1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注:撤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
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
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
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2021-06-15更新 | 3499次组卷 | 3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