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和会上,对德和约问题是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但几乎在每一个决定作出之前,大国之间都有一番较量。在对德国的领土处理上,英国在美国支持下坚决反反对法国肢解德国和兼并萨尔矿区的计划,迫使法国妥协。在战争赔款方面,英、美又联合反对法国的巨额赔款方案,双方最终因无法确定具体赔款数额而把该问题交由一个克里孟梭主持的专门委员会去讨论。在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方面,法国要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最后各方方不得不做出让步,问题才算解决。在对待德国殖民地问题上,英、日主张直接兼并,美国则坚持以托管或“委任统治”的方式解决,最后美国的意见占了上风。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强在对德和约问题上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强在对德和约问题上发生争执的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1925年前后,法、德两国的关系有了改善,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外交部长相互和解的态度。他们断定各自国家的安全可以通过直接谈判和达成协议来加强,结果产生了称为《洛迦诺公约》的一系列协定。法国外长白里安发表了有关“洛迦诺精神”的动人演说:“洛迦诺精神”禁止了战争,用“调解、仲裁与和平”代替了战争。1928827日,《非战公约》被签订,它很快就得到60多个国家的签署。虽然公约只依靠世界舆论这种道义上的压力,但仅如此多的国家签署公约这一事实便足以促成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

材料二   在欧洲历史的长河中,共同市场的根源可追溯到很久以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创伤使人们对基于完全主权国家的国际秩序产生怀疑时,20世纪20年代后期,法国和德国的外交部长考虑了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其对人力物力资源的空前破坏再次使人们充分注意到有必要找到某种方法来摆脱国际混乱局面。195059日,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当时,法国外长舒曼提出以煤钢联营作为发展欧洲一体化的小规模试验厂。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署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021-04-13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17月,美国驻华代办芮德克探询中国政府对太平洋会议的态度。华盛顿会议将要举行的消息,引发中国各界密切关注。一时间,太平洋问题讨论会、太平洋问题商榷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国家政府公开外交,接受民间关于太平洋问题的意见。1111日,来自北京、上海以及山东、四川、江苏等十七省三百余名代表在上海举行全国国民外交大会,要求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

19218月底,北京中国大学法科教授陈震异写就《太平洋会议与中美俄同盟》一文(9月正式出版),可称得上发了这场国民外交运动的先声。为了对抗日英同盟,他提出建立中美俄同盟的构想。他主张必须劝诱美国邀请俄国参加华盛顿会议,还建议修筑亚美联络铁路,作为中美俄三国同盟的连锁。

——摘编自姜义华《太平洋会议:中国国民外交的先声》(《典藏1921年》导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陈震异提出的建立中美俄同盟的构想。
2022-05-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110日,中国派陆征祥、顾维钧等赴欧参加巴黎和会。抵达巴黎之后,顾维钧立即展开对国联的研究,并参与国联盟约的起草和完善工作。中国人民和政府对于中国加入国际联盟给予极大支持。根据国际联盟条约规定,虽然中国未签对德和约,不能立即加入国联,然中国若签对奥和约,仍能成为国联成员。北京政府对此十分重视,910日,我国签订对奥和约,1920110日,凡尔赛条约生效,中国成为国联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国寄望国联来维护弱小国家安全,期盼它成为国际正义的主持者。

——摘编自周乾、陈积敏《论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对国际联盟成立的认识和参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政府加入国联的原因以及前提条件。

材料二   197110月第26届联大上,以76票赞成,36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法权利。基辛格在回忆录中作了这样描述:“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它们当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感到苦恼,一方面它们不愿同我们对立;另一方面讨好强大的中国又对它们有利。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时,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性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

——摘编自连海山《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8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战胜国与战败国不考虑世界形势的变化,却利用战争存留的优势建立利于自己的战后结构,按照旧的实力对比瓜分世界的格局很快过了时,德国的迅速重新崛起,急不可耐地向既定欧洲和世界秩序发出挑战。战胜国列强不顾德国的实际国力而索要巨额赔款没有解决“德国问题”,所有德国人都打算一有机会就立即摆脱。与美国脱钩的国联被英法控制,对日本法西斯态度温和、希特勒毁约扩军,都使国联权威遭受严重践踏。成胜国之间的实力不等、分赃不均,加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形成浪潮,使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日益明朗化。当德国赔款问题发生纷争时,处于主导地位的英法无仲裁能力,致使赔款不了了之。当纳粹势力向世界发出挑战时,各大国又以“绥靖政策”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涣散无力的凡尔赛体系注定不会持久,而新的大战就在此时开始酝酿。

——摘编自赖凡《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在矛盾看二战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体系内部的矛盾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体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关系。
2022-05-05更新 | 2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演练卷 (全国乙卷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东欧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协约国决定在波兰原有领土上重建波兰。根据《凡尔赛条约》,波兰得到了与其国力极不相称的领土以及一条通向波罗的海的走廊——波兰走廊。这条走廊将德国领土一分为二,给德国发展极大造成困境,致使整个20世纪20年代德国民族主义者不断疾呼,修改德波两国边界。为了打破凡尔赛体系的限制、争取外交主动,德国于1922年与苏联签订《拉巴洛条约》,两国正式建交,夹击波兰。与此同时,德国利用英法隔阂,在1925年与英、法等国就边境问题达成共识,禁止单方面使用武力干涉,这造成法国在欧洲主导地位的下降,也使法波两国在东欧的同盟体系瓦解。

——摘编自王利《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德关系研究(1918-1939)》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协约国重建波兰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协约国重建波兰带来的影响。
2022-04-23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联盟重约第22条中规定

(1)凡殖民地及领土,在战后不再从属于原宗主国,而对那些尚不便于实行自治的地区则实行委任统治的原则,委任统治制度的目的是要保证将居住在该地区内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作文明之神圣任务。

(2)国联按各先进国的能力,意愿来授予他们的统治的资格,堂任国此后承担管理的任务。

(3)按照委任统治地区的社会发展、领土范围,经济状况来规定受任国对当地管理的程度。

(4)将委任统治地分成甲、乙,丙三种类型1对政治经济比较发达的甲类地区,受任国的任务只是提供行政上的指导和帮助;对政治经济比较落后的乙类地区,受任国根据规定的条件负行政统治的青任;对地瘠民贫,人烟稀少的丙类地区,受任国遵照规定条件,将它们作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进行统治。委任制运作由国际联盟的一个常设委员会所监督,它主要是审查委任统治国提交给国联的殖民地年鉴报告和接收处理殖民地人民的请愿。常设委员会由法,英,比,荷、西,葡、日等国各派一人组成,北外从没有殖民地的国家中提供三名代表,以保证公平和公正

——摘编自李艳娜(“委任统治制”与“国际托管制度”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委任统治制”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战后的“委任统治制”
2022-04-16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开会,讨论善后问题。因《凡尔赛和约》规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华权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以示抗议。此后,中国以战胜国身份与战败国德国、奥地利等展开谈判。自19208月起,中德谈判历经八个月,四十余次会议,最终在1921520日签订了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中德协约》。协约取消了德国在过去不平等条约中享有的在华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权,两国确定彼此尊重领土主权,实行平等互利的友好交往与商务关系。德国以现款400万元及津浦、湖广铁路债券交与中国作为战事赔偿的一部分,并放弃庚子赔款。中国同意解禁战时被查封的德国在华财产。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西方大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在中国应对列强外交方面有积极的政治意义。

对战后德国来说,恢复与中国的外交关系,特别是贸易关系,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摘编自李乐曾《中德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德协约》签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德协约》签订的意义。
2021-03-1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中国作出较大贡献,但不幸的是,自身利益在参战前就已被协约国出卖,英、法、俄与日本的秘密协定使中国不可能实现参战的直接目的。巴黎和会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有时甚至达到互以退会相威胁的程度。它们争论问题之一是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作为战胜国,当然有权收回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非法权益。但是英、法、意始终支持日本关于接管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无理要求,而美国最后也向日本让步,结果和会完全满足了日本的欲望。

——摘编自李泉《中国选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曲折历程及其影响》(《光明日报》2014年8月27日)

材料二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撤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华盛顿会议获得成功,基本达到“与会目标”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和会召开之时,主要战胜国尤其是美、英、法三国的战略考虑是大相径庭的。美国要以美国的理想方式来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在这个新秩序中,美国又要占领导地位;英国则想保持它在世界事务中的传统优势,并建立不受法国独家支配的欧洲大陆均势平衡的局面;法国复仇心切,要重建它在欧洲的霸权。在这一背景下,巴黎和会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争执不断。

——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并不满意在华盛顿会议上得到的利益,美国依旧是日本在亚洲的主要对手,两国的矛盾有增无减。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美国发放高息债券,引起了日本的反感。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移民法,排斥日本移民入境,使日本爆发了反美抗议浪潮,甚至有人叫嚣要用战争解决问题。英国在华盛顿会议后就认定今后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并开始在新加坡扩建海军基地,修建防御工事,与日本的关系骤然紧张。

——摘编自刘长敏《国际关系体系与格局(16181945)理论框架与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巴黎和会上大国间的矛盾。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2021-05-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