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110日,中国派陆征祥、顾维钧等赴欧参加巴黎和会。抵达巴黎之后,顾维钧立即展开对国联的研究,并参与国联盟约的起草和完善工作。中国人民和政府对于中国加入国际联盟给予极大支持。根据国际联盟条约规定,虽然中国未签对德和约,不能立即加入国联,然中国若签对奥和约,仍能成为国联成员。北京政府对此十分重视,910日,我国签订对奥和约,1920110日,凡尔赛条约生效,中国成为国联创始会员国之一。中国寄望国联来维护弱小国家安全,期盼它成为国际正义的主持者。

——摘编自周乾、陈积敏《论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对国际联盟成立的认识和参与》

材料二   197110月第26届联大上,以76票赞成,36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法权利。基辛格在回忆录中作了这样描述:“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它们当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感到苦恼,一方面它们不愿同我们对立;另一方面讨好强大的中国又对它们有利。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时,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惩罚,现在我们戏剧性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

——摘编自连海山《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政府加入国联的原因和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两次加入国际组织的相似影响。
2021-04-07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战后,奥匈帝国瓦解,东欧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协约国决定在波兰原有领土上重建波兰。根据《凡尔赛条约》,波兰得到了与其国力极不相称的领土以及一条通向波罗的海的走廊——波兰走廊。这条走廊将德国领土一分为二,给德国发展极大造成困境,致使整个20世纪20年代德国民族主义者不断疾呼,修改德波两国边界。为了打破凡尔赛体系的限制、争取外交主动,德国于1922年与苏联签订《拉巴洛条约》,两国正式建交,夹击波兰。与此同时,德国利用英法隔阂,在1925年与英、法等国就边境问题达成共识,禁止单方面使用武力干涉,这造成法国在欧洲主导地位的下降,也使法波两国在东欧的同盟体系瓦解。

——摘编自王利《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波德关系研究(1918-1939)》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协约国重建波兰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协约国重建波兰带来的影响。
2022-04-23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联盟重约第22条中规定

(1)凡殖民地及领土,在战后不再从属于原宗主国,而对那些尚不便于实行自治的地区则实行委任统治的原则,委任统治制度的目的是要保证将居住在该地区内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作文明之神圣任务。

(2)国联按各先进国的能力,意愿来授予他们的统治的资格,堂任国此后承担管理的任务。

(3)按照委任统治地区的社会发展、领土范围,经济状况来规定受任国对当地管理的程度。

(4)将委任统治地分成甲、乙,丙三种类型1对政治经济比较发达的甲类地区,受任国的任务只是提供行政上的指导和帮助;对政治经济比较落后的乙类地区,受任国根据规定的条件负行政统治的青任;对地瘠民贫,人烟稀少的丙类地区,受任国遵照规定条件,将它们作为自己领土的一部分进行统治。委任制运作由国际联盟的一个常设委员会所监督,它主要是审查委任统治国提交给国联的殖民地年鉴报告和接收处理殖民地人民的请愿。常设委员会由法,英,比,荷、西,葡、日等国各派一人组成,北外从没有殖民地的国家中提供三名代表,以保证公平和公正

——摘编自李艳娜(“委任统治制”与“国际托管制度”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委任统治制”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战后的“委任统治制”
2022-04-16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和会三个首脑人物中之两个,即威尔逊与克里孟梭,对于和议所抱之政见似极端的对立。威尔逊怀抱自由思想,主张正义,相信以宽大的条件成立和议,为树立平和之好方法。他思利用此机会设立国际联盟之组织,以为增进国际和平,防止战争之要件。而在他方面,则法兰西之老政治家克里孟梭,在欧洲政治上饱尝忧患,注重法国实际利害问题。他对于国际联盟无大信任心,他不以为此即可以保障法兰西将来之安全,而主张对于德国加以极严厉的制裁手段,以免其再为法国之危害。立于此两极端之中间者,有英之劳合·乔治,他一方面赞成威尔逊之联盟思想,同时亦愿使德国受处罚,而使法国对于德国方面有防备危险之保障;劳合,乔治于此常须调停法美两国首脑之主张。

——摘编自周鲠生《近代欧洲外交史》


(1)根据材料,概括巴黎和会上三个首脑人物的不同政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不同政见对后来国际局势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就向国会提出扩充海军的计划。日本从1920年开始了“八八舰队计划”,即在八年中增加八艘主力舰和八艘巡洋舰。到1921年,日本的海军军费已占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英国议会也通过决议,增加战列舰、巡洋舰和潜水艇的制造。就连原来重视陆军而轻视海军的法国,也制定了庞大的扩充舰队的计划。······经过历时3个月的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美、英、日、法、意五国代表于1922年2月6日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美英日法意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条约对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力量的比例进行了规定。五国海军主力舰的总吨位比例是5:5:3:1.75:1.75;缔约各国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各缔约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是,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美国同意放弃其在菲律宾、关岛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英国放弃其在香港等地建造海军基地的权利;等等。

——摘编自茹莹《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主力舰吨位比例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五国海军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五国海军条约》。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战胜国列强于1919118日召开了历时半年的巴黎和会。在怎样处理战后问题上,战胜国列强各有打算。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提出“十四点原则”,希望凭借美国的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法国的目标是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推行“均势”政策,企图主宰欧洲和维护世界霸权。意大利根据其经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东地中海。日本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地区。

192011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宣告成立。盟约规定它是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机构。这不过是一句空话,实际上它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工具。当时参加国联的有44个国家。由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最后国联由英法控制。

——摘编自傅孙铭《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体系及国联成立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12月14日,顾维钧抵达巴黎。大会前,他特地去了巴黎郊外的华工墓地。顾维钧在大会上承认中国的确在1915年和1918年签订协议,许诺日本将得到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当时是被迫的,因此不应该履行。按大会所接受的民族自决和领土主权完整等威尔逊的原则,中国有权要求收回山东权益。他的辩词“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轰动了整个巴黎以至欧洲。

——摘编自《顾维钧回忆录》

材料二   1919年1月18日是普鲁士王国宣告成立纪念日,也是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的纪念日。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凡尔赛宫镜厅又是威廉一世皇帝即位的场所。这样的时间、地点的选择,固然雪除了法国在历史上蒙受的耻辱,但是它又给德国打上了耻辱的烙印。巴黎和会强令德国对协约国提出的和约不得进行口头谈判,不得有任何保留。协约国的赔偿要求更是对德国极尽搜刮之能事,大大超出了德国的国力,为保障支付赔款的种种措施还使德国丧失了大量主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及其条约的特征和影响。
2021-05-10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工业革命向前推进,一些国际机构便根据行业需要建立起来,如国际电报联盟、万国邮政联盟等,这为以后新的主权国家政府之间的常设国际组织的成立和运作奠定了基础。一战爆发前,欧美国家约有100万人参加过包括为和平募集资金、宣传和平并游说政客在内的和平活动。一战期间,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1918年1月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则在“十四点原则”中特别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正式成立,但同时也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其维持霸权的工具。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法面对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抛弃了国联的基本原则,纵容法西斯侵略,严重损害了国联威信。国联自身的一些缺陷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在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处理上留下了不光彩的历史记录。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在一系列国际争端的处理上留下了不光彩的历史记录”的原因。
2021-03-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新高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两次海牙会议上的立场都说明其反对裁军的坚决态度,但一战结束后,美国却认为大规模军备竞赛导致了战争。1920年,美国军备维持费连同战争开支竟高达财政预算的93%;1921年,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参议员博拉的裁军修正案;1927年,美国建议召开五国海军会议,以限制英、日等各国的军力发展,维持战后秩序。裁军过程中,一些重要的裁军会议大都是由美围绕开国联发起召开的,其裁军目标也主要转向海军军备问题,进而实现自己称霸亚太地区的野心。一战后,随着日本、英国日益增加的巡洋舰的威胁,1927年,柯立芝总统不得不召开日内瓦会议,同意建造更多大型军舰以满足部分利益集团的要求。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美国裁军政策宣告失败。

——摘编自杜清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裁军政策及其特点和后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简析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裁军政策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裁军政策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在即,中国迫切希望得到英美的支持,在华盛顿会议上解决山东问题,反对与日本直接交涉该问题。但日本要求直接与中国谈判,抵制将山东问题列入华盛顿会议。美国希望山东问题得到解决,但又不希望这一问题在会议上提出而影响其主要战略的实施。日本政府获知美国的态度后,提出“特定国间问题”,向中国驻日公使表示,山东问题要在会前解决。中国政府在确知美国的态度后,不得不改变主意,原则上接受了美国会外讨论山东问题的主张。最后,在美国的设计下,对讨论山东问题作了在华盛顿会议的“边缘”进行会谈的安排。19222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至此,华盛顿会议围绕中国主权问题争执的“边缘”谈判宣告结束。

——摘编自吴正俊《华盛顿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会议“边缘”谈判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日三国协商山东问题安排的最初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