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918日,英法领导人在伦敦举行会谈,法国总理达拉第指出:“德国的真正目的是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并且向东方进军,罗马尼亚是下一个目标,结果是德国很快成为欧洲的主宰,并过身来对付法国和英国”。张伯伦在15日与希特勒的会谈中,已经得到了希特勒关于这将是德国最后一个领土要求的保证,张伯伦同意做出了某种让步,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把苏台德人占人口半数以上的所有领土割让给德国,英国同意参与“一项使新的捷克斯洛伐克边界不受无端侵犯的国际保证”。然而,事实证明希特勒只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他提出了更过分的领土要求。

法国人极力主张勇敢地面对独裁者,而英国人——他们既怀疑法国的军事实力,又对本国实力不抱幻想——则倾向于进一步安抚德国避免战争。并且英方获悉“苏联现有的三十个步兵师及大批机械骑兵部队、坦克部队和空军部队在西线做好了干涉的准备”……在法国国内,政府由于受到反战团体的攻击以及军方失败主义情绪的影响也产生了动摇。……当接到希特勒前去慕尼黑参加会议的邀请之后,英法两国都松了一口气,他们为自己又一次避免爆发战争所做的努力感到欣慰。

——摘编自于婧《二战前英法在绥靖战略上的分歧与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在苏台德地区问题上的分歧,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对待苏台德地区问题的结果及其影响。
2023-03-26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