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辩驳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近卫文麿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一战时的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以上材料显示了(     
A.法西斯主义的扩张本性B.德日法西斯加强了合作
C.维护世界和平迫在眉睫D.重建国际秩序势在必行
2 . 二战爆发前,在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A.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B.法西斯势力发展迅速
C.国内矛盾尖锐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2021-05-21更新 | 56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1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表中所示内容共同说明了
名称时间参战国家卷入人口伤亡人数经济损失
一战4年多30多个15亿0.3亿3300多亿美元
二战6年多60多个20亿0.6亿4万多亿美元
A.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B.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
C.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D.都是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42年,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该同盟
A.旨在缓解世界性经济危机B.源于各国意识形态的一致
C.致力于战胜法西斯的侵略D.解决了突出的世界性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20世纪初,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与道德无关,无所谓正义与否的观点,被欧洲各国奉为经典。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战后被残酷战争震惊了的精英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由法国和美国发起、15个国家(1933年已达63个)签署的《非战公约》,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

——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后战争观的变化进行简要评价。
2018-06-07更新 | 517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年2月,蒋介石访问印度,他希望印英当局允许印度取得自治领先地位,并保证其战后独立;希望国大党暂缓提出独立要求,放弃不合作政策。由于英印双方立场严重对立,蒋介石此行未能取得成果。8月,国大党号召民众展开不服从运动。印英当局随即逮捕了甘地等国大党领袖。蒋介石急电罗斯福,希望美国出面干预印度局势,同时蒋会见英国驻华大使,希望能和平解决。开罗会议时,中方在提案中曾主张“中、美、英、苏联合发表宣言,保证印度于战后立即获得自治领先地位,若干年后获得独立”,但开罗会议未能接受中方的主张。在战后终结殖民地制度,是中国社会舆论的主流意见,也是国民政府在战时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坚持……影响了盟国战后对殖民地的处置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在英印事务上的策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介入英印事务产生的历史影响。

7 . 材料   一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严苛制裁限制了欧洲均势的恢复与发展。因此,修正凡尔赛和约很快成为战后诸大国的共同诉求。1925年,洛迦诺会议召开。英、美试图通过对德国的援助与扶植将德国纳入新的欧洲体系,并且通过对法国的施压,迫使法国接受英、美主导、重塑均势的事实。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英、美完成了对凡尔赛体系的初步修正。为了补偿法国的损失与缓解欧洲矛盾,英、美利用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恐惧与仇恨,将欧洲矛盾统一引向东方。但这一政策却成为了德国崛起的保护伞,造成了德国实力的恶性膨胀,以至于希特勒上台后(1933年一1939年),其推行的战时经济政策迅速恢复了德国国民经济,与英、法、美迟钝的经济复苏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严展宇《均势为什么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诸大国修正凡尔赛和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试图回归欧洲均势的做法所产生的影响。
8 . 1943年10月,美、苏、英三国开会讨论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问题,并计划发表共同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利当时指出:“如果在宣言问题上排除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方面都会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由此可知,中国
A.在反侵略战争中提高了国际地位
B.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战后国际秩序
C.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负的关键
9 . 这场战役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场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B.中途岛海战C.莫斯科保卫战D.不列颠之战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中,广播被称作除了海陆空军之外的“第四战线”。德军占领法国后,夺取了法国所有的广播电台,全天候广播法西斯的文化价值观念。日本在七七事变之前,就全面控制了伪满广播。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广播亦是如此。在广播中,日本关于战果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六倍;关于损失情况的报道,则是实际情况的五分之一。反法西斯同盟国为应对法西斯的广播出击战,也对广播严加控制,除报道战事、战况外,还有自办的广播节目。英国创办了针对德军的秘密电台,给敌方制造混乱;为拉拢美国参战,还专门设计了针对美国的新闻节目,最终和美军达成同盟。流亡英国的戴高乐经常通过BBC演说,鼓舞法国民众。

——徐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四战线”的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中法西斯国家发动广播出击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反法西斯国家开辟“第四战线”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