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1935年,法国总理就意大利的扩张趋势曾说过:“如果意大利向多瑙河、巴尔干扩张,会造成欧洲战争;如果让它们在非洲的沙漠畅通无阻,或许就能安静下来。”他的观点表明法国
A.推行中立政策B.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
C.推行绥靖政策D.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2 .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的高低能从另一角度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中班级同学观察右图《1925至1945年美国失业率》作出下列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1925年——1929年,美国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
③1929——1933年,美国失业人数猛增,说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
④1933年后的十年间,美国失业率逐年下降,表明美国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A.②③B.①③
C.③④⑤D.①④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43年初,原来倾向于德国的土耳其、伊朗等国都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很多国家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反法西斯联盟的正义性B.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C.美国的参战增强了世界人民的信心D.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战局
2023-01-1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部分欧洲国家的版图变化示意图,从该示意图可得出的全面且合理结论是(     
A.纳粹德国实力空前增强B.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
C.“一战”后的国际体系渐趋瓦解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免
2022-07-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关系风云变幻:

材料一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材料二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材料三

示例:《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1938年,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这进一步鼓励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切都过去了。缄默的、悲哀的、被抛弃的、支离破碎的捷克斯洛伐克,已在黑暗之中。长期以来,他追随法国的领导和政策,和法国站在一起。结果使他在各方面都吃大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图三 联合国家宣言 图四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1)指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3)20世纪30—40年代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的时代。依据材料三模仿图一的示例,从图二、图三中任意选择一例,评述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统计表

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统计表
年份1929193019311932
人数130300435800
1929~1933年纳粹党人数变化表
年份19299193091932319331
人数1530100140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1月)

材料三   二战大大加速了欧洲作为传统力量中心的衰落,和美苏这两个大国的真正崛起,国际政治格局方面的巨大变革。……据统计,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二战后宣布独立的,其中亚洲27个,非洲48个,拉丁美洲10个,大洋洲11个,欧洲1个。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德国的社会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所作的贡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022-07-08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美国畏惧战争的情绪骤然蒸发;国会通过了庞大的战争预算:总统可以放手大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促使美国发生上述变化的背景是
A.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B.德军突袭波兰
C.德国发动苏德战争D.日军偷袭珍珠港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河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顺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与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蒋介石“谈话”的要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具体时间(精确到月份)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综上所述,概括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
9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第三帝国和日本的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第三帝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


1.材料中的第三帝国指的是
A.拿破仑帝国
B.德意志帝国
C.奥匈帝国
D.俄罗斯帝国
2.材料中的“三足鼎立”中的三足不包括
A.法西斯国家
B.西方民主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意大利和日本整装备战的原因是为了扩张领土
B.修正主义的修正指的是想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
C.英法以及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并不能遏制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
D.一战后体系延续的因素是各国间的实力对比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4.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相同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扩张
C.经济危机的影响
D.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2019-09-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这反映出
时间1928年1930年1932年
纳粹党党员10.8万35万85万
国会议席12107230
国会名次921
A.德国民族复仇情绪高涨
B.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
C.纳粹党使德国摆脱困境
D.德国民主制度日益健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