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38年,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后,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对此表示,英国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作战,并且“只要外交部加把劲,重整军备和与德国及意大利建立更良好关系的政策会使我们和平地渡过危险时期”。据此可知,当时(     
A.英国奉行对德妥协的绥靖政策B.法西斯亚欧策源地已形成
C.雅尔塔体系未能保护弱国利益D.德意志占据军事优势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参加的德黑兰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强烈要求中国同美、苏、英组成“世界四警察”,以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罗斯福提出这一要求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B.中国已成为世界政治强国
C.美国希望建立与中国的同盟关系D.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3-02-03更新 | 15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9)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苏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引自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下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摘编自新华网快讯

材料三 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 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845家……

——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2007年)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日本战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此观点全面吗?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根据所学知识,阐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将对祖国统一大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4 . 1941年,延安创办了一所改造战俘的学校——日本农工学校。这里的学员经过学习懂得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许多人“在思想上、政治上有了进步”,“参加了反战组织”。该学校
A.属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B.属于正面战场的重要组成
C.属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D.属于敌后战场的重要组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整体上反映了
年份事件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进一步扩大,苏联红军英勇抗击德军
1941年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A.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
C.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6 . 1941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指出:“这一太平洋战争……全世界一切 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 后地明朗化了。”这表明中国抗战是
A.太平洋战场重要组成部分B.反日本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C.推翻独裁统治的解放战争D.中共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
7 . 1934年,希特勒邀请舞蹈家、演员里芬施塔尔拍摄了一部记录他演讲、游行、集会和阅兵的电影《意志的胜利》。电影中希特勒闪耀着迷炫的光芒,如同神灵一般向观众走来。希特勒的主要意图是
A.对外宣传弘扬文化B.炫耀成就震慑西方
C.记录历史保存传统D.神话自己蛊惑世人
2021-07-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苏德战争爆发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尽管国难当头,但英国仍然要义不容辞地援助“俄国的危难”。对丘吉尔这一表态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英国已放弃敌视苏联的立场B.英苏形成遏制法西斯默契
C.法西斯势力成为世界的公敌D.英苏考虑开展广泛的合作

9 . 材料   1940 年春夏之交,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辉煌胜利”,加剧了对美洲大陆的战争威胁,同时也刺激了日本进一步在太平洋区域扩大侵略的野心。有鉴于此,制定战时大战略成了美国的当务之急。1940年6月,马歇尔道次提出了“先德后日”的战略构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希望以此为契机争取使美国将战略中心转向远东太平洋方面。但是,蒋介石的努力并没有奏效。这意味着中国所面临的战略局面不会有根本的改观。从1942年7月到1943 年6月,苏联获得美国700万吨的军火和其他物资,而中国则在为每月得到5000吨的物资援助作最大努力。作为补偿,美国除了尽力通过驼峰航线维持对华空运外,还以废除不平等条约、支持中国的战时大国地位等方式在精神上给中国以鼓励。

——据韩永利《战时美国大战略与中国抗日战场(1941~194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定“先德后日”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先德后日”战略对中国抗战产生的影响。

10 . 材料   二战爆发后,1940年美国与澳大利亚正式建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大利亚对日宣战。1942年1月,日军空袭澳大利亚北海岸,澳政府不再把维护英国在远东的基地作为首要任务,而是把保卫本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1942年3月,菲律宾陷落,美军将领被迫率部南下在澳大利亚登陆。随后,双方设置美澳联合司令部,大本营设在墨尔本。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有100多万的美军经过或驻扎在澳大利亚,美军的大部分物资支持由澳提供。菲律宾被占领后,澳大利亚成为美军太平洋反攻的跳板。美澳两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战时军事同盟,为战后构建美澳同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娟《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构建战后亚太同盟体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美澳军事同盟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美澳军事同盟形成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