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表为《美国联邦政府雇员总数(1816年-1945年)》,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最为明确的是
A.人口增长B.政治体制C.经济形势D.世界大战
2022-03-12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8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好题帮】-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教材新高考专用)
2 . 下列地图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说明德国领土三次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2021-11-19更新 | 258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2 历史地图类-【大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历史大题限时集训 (新高考专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831日,美国两院联席决议案(摘录)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及众议院集会于国会,联合决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外国之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之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军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方之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之任何港口,或运至任何中立国港口以备转运至任一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

——《现代国际关系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1941311日,进一步促进美国防御和其他目的的法令:第三条   (一)总统可以在他认为对国防有利的情况下,随时授权陆军部、海军部或政府的其他一切部门或机构:

①在他们的管辖下,为那些总统认为对美国国防有重大作用的一切国家的政府在军火厂、工厂和造船厂生产一切防御物品;或者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或由国会随时批准的合同,或者两者兼有,为这些国家的政府采购一切防御物品。

②对上述政府出售、转让所有权、交换、租约、出租一切防御物品或作其他处置……

③在迄今为止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对一切政府的一切防御物品进行试验、检查、验证、修理、配备……以建立良好的工作条件。

——《美国史译丛》总第六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战前和战时的外交政策。
2021-09-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24章电气时代(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1500-1985年部分区域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情况。下列各项对表格所反映的经济情况及其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亚洲西欧美国和澳洲俄国—苏联—俄罗斯
1500年72.4%9.2%0.6%2.4%
1870年40.2%34.6%10.5%7.9%
1950年19.2%27.1%31.8%9.9%
1985年29.9%23.5%25.5%8.4%

A.1500:早期殖民扩张造成了亚洲经济的优势地位下降
B.187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C.1950:二战的破坏造成西欧在世界经济中比重的下降
D.1985:勃列日涅夫改革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0年6月22日,法德两国代表又来到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车站,在同一地点的同一车厢内签订停战协定,不过与1918年11月8日相比,双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里的变化是指          
A.法国战败投降B.“自由法国”运动兴起
C.贝当组织傀儡政府D.英美盟军光复巴黎
2021-04-08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下)
6 . 读“德国纳粹党在国会议席变化情况统计图”(如图)。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主义情绪高涨B.纳粹党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
C.希特勒的欺骗宣传D.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2020-11-11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课时32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以上材料均摘自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中国“抗日外交”所取得的成就。概括近代中国外交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做出了什么调整。并指出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并用一句话概括“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
8 . 如图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变化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
(2)结合图2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领土不断扩张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3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影响。
2020-07-10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题型02提取信息类材料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华盛顿时代,美国一贯奉行中立政策,其基本含义是美国不卷入欧洲事务,也避免对世界安全作出集体保证的任何承诺。大萧条后美国中立情绪日益高涨,在1935年到1937年美国先后通过了三个中立法案,均规定禁止美国向交战国贸易军火。随着德国法西斯扩张日益猖獗,美国于1939年批准了第四个中立法案,解除对交战国军火禁运,但需“现金购买,运输自理”。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主要内容是,总统有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并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给、借予或转让任何军需产 品”。美国共援助500多亿美元,其中苏联获得109亿美元,中国获得8亿美元。杜鲁门说:“通过《租借法》而装备起来的每一个俄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士兵,当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就会大大减少我国青年在争取战争胜利中所面临的危险。”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立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立政策变化的影响。
10 . 图l、图2、图3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比较图2和图3,说明德国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别说明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020-04-20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1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及战后新兴国家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