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国际联盟盟约》第五条规定,"除术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文规定外,凡大会或理事会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会议之联盟会员国全体之同意。”而联合国安理会对于非程序事项或称实质性事项的决议表决,要求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同意票,即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享有否决权。这一变化(     
A.有效避免了战争和冲突B.集体安全原则被放弃
C.反映出多极化趋势加强D.突出了大国协调作用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20年11月25日,北约组织发布了“北约2030:团结面对新时代”改革报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出:“世界正在变化,我们面对着更多的网络攻击,更残暴的恐怖主义和核武器的扩散,随着中国崛起、全球力量平衡的转移以及复杂安全环境的挑战,北约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北约新一轮变革有三点变化引人注目:一是北约试图进一步增强政治角色,将自身重塑为政治、军事双重同盟;二是随着传统大国竞争回归和全球性新风险的增多,北约将突出应对中俄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三是北约将以亚太为重点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当然,北约的战略转型也面临着与欧盟机制重叠、威胁认知难以协调和军费分担问题的制约。在中美大国竞争新形势下,中国需对北约的变革趋势与影响保持高度警惕。

——摘编自郭籽实、洪邮生《北约新一轮变革趋势与影响:“北约2030”改革报告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含义并举两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新一轮变革的趋势。
2022-05-10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国际联盟实行集体安全原则,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具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之主要责任,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国、法国、苏联、英国、美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具有否决权。这一变化
A.有效避免了战争与冲突B.放弃了集体安全原则
C.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D.突出了大国协调作用
2022-01-08更新 | 682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0世纪部分国际组织简表

19世纪的部分国际组织20世纪的部分国际组织
官方的国际团体:
国际红十字协会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国际气象组织非官方的国际团体:
第一国际各国议会联盟国际工会联合会
国际联盟:主要机构有国联大会、行政院、秘书处,其他专门机构有国际常设法院、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知识产权合作委员会、难民委员会等。
联合国:主要机构由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其他专门机构有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万国邮政联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原子能组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等18个。


上列简表反映近现代国际组织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变化具体明确,说明史论结合,原因至少两个视角。)
2019-08-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主城四区2018—2019学年度(下)高中学业质量调研抽测高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说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缓和的趋势
C.反映出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的趋同化
2019-01-30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上学期期终学习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6 . 冷战时,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B.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7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26年11月,田中义一谈道:“我考察世界趋势与将来之帝国,痛感倾注主力于产业政策之必要,即所谓提倡产业立国论来寻求国民奋起。我国天然资源匮乏,同时人口增长率位居世界之首。……确保粮食充实,工业原料,实在是决定帝国命运之至为重大问题。为此,就要在与帝国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大陆方面,寻求确保原料之途。”……田中义一内阁时期(1927年4月20日开始),日本三次出兵山东,召开东方会议等,开始全面实施自主的对中国政策。

——摘编自文春美《二战前日本政党内阁时中国政策变化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敦促日本领导人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切实正视和反省其侵略,以诚实态度和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受害国人民和国际社会。

——摘编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为30万遇难同胞致哀》

(1)根据材料一,分析田中内阁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现实意义。

8 . 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局部战争地区冲突不断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2016-11-18更新 | 4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材料二:邓小平在1975年复出后,他以“消肿”为突破口,抓军队质量建设,抓装备,抓编制……邓小平指出:“我们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军队很臃肿。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为此,他提出:军队要整顿,要消肿,要抓编制,抓装备,抓训练,提高现代化水平。要“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民解放军数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具体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此次裁军的目的。

10 . 如图说明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如图反映了(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C.欧共体的成员增加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2023-07-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