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20世纪,世界上出现过三次军事集团的对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原因及后果。
(2)根据图二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与图一相比其斗争性质有何不同?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事件都倾向于发展成两个阵营之间实力的较量。一个特定的民族事件,如奥匈帝国弗朗西斯·费迪南大公的遇刺,已经无法由当事方在自身范围内解决。据此可推断,当时
A.集团对抗助推了一战的爆发B.欧洲各国关注世界和平发展
C.帝国主义各国实力对比悬殊D.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矛盾激化
3 . 如表为近代某一时段欧洲国际关系大事记,据此可知,当时
1873年,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结成“三皇同盟”,规定一旦发生他国进攻的危险时,三国必须商定“共同的行动办法”。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缔结同盟条约,保证三国在未来的战争中相互援助。1892年,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1904年、1907年,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结军事协约。
1915年,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
A.欧洲陷入两大阵营的对峙B.各国间利益冲突尖锐复杂
C.军事同盟关系可靠性降低D.德国成为国家矛盾的焦点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大战的头几年,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美国在经济上与同盟国的联系中断,而成为供给协约国军火、军用物资和粮食的巨大基地,一跃成为欧洲的债权国。随着德奥集团在军事上的进展,美国参战的舆论逐渐强烈。1917年1月,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中立国利益。3月,美国驻伦敦大使佩齐给总统威尔逊的电报中说∶"很可能唯一可以保护我们目前的优越的贸易地位并防止恐慌的办法,就是对德宣战。"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之后,有中国、巴西、泰国、利比里亚、古巴、巴拿马、沙特阿拉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参加了协约国阵营。参战不久,美国的海军潜水艇、鱼雷舰、驱逐舰大批开到英国海面参加反对德国的潜艇战,并逐步派出陆军200万人到法国。美国对协约国集团大大增加了其财政贷款和军火供应。参战前,美国对协约国集团贷款总额只有27亿美元,到大战结束时,总额达94.06亿美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立及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参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2022-05-06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重点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1911年前后,德国加紧建立一支强大海军。这一举措只可能是对付英国而不可能是其他强国。英国人下决心要赢,从而激起了英德之间的海军军备竞赛。上述材料表明
A.德英两国矛盾尖锐B.德国军事实力逐渐超过英国
C.英国海军实力下降D.英德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动荡
6 . 下图是一战前西方出现的德国百姓在德皇指挥下集体走正步的漫画。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A.扩军备战进程加快B.军民关系和谐
C.主张提高国民素质D.君主权力无限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谁挑起了一战:协约国?同盟国?

一、问题缘起

《凡尔赛和约》第231条将德国及其盟国认定为一战的唯一责任方,引发了学界对一战战争责任的讨论。

二、几种观点最初,学界一般认为背负战责的主要有德国、奥匈帝国、英国、俄国。

20世纪2050年代,“罪责皆有说”及“无责任主体论”相继产生,前者认为罪责应由各参战大国共同承担,后者认为参战国高层并无一人意图发动战争。

20世纪60年代,以费舍尔为代表的左翼学者重捉提“罪在德国论”,他将两次世界大战联系到一起,认为它们都是德国为夺取世界霸权发动的侵略战争。

中国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同盟体系的建立加剧了两大对立集团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际关系的全面恶化和战争的爆发。

三、部分史料

史料1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史料2   

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的殖民地统计表

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数/个殖民地人口/人
英国553.9亿
法国296235
德国101307
比利时11500
葡萄牙8968
荷兰83741
意大利4139

史料3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突出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瓜分世界、一些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瓜分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

——摘自【苏】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史料4   德皇威廉二世曾这样阐述其“世界政策”:“德国要推行的世界政策将为商船船队和海军的发展所支持,德国的未来是在海上的,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

——摘编自袁明著《国际关系史》


(1)选取史料,对应说明下表中的观点。
观点史料说明
“四国罪责说"
“罪责皆有论”
“罪在德国论”
(2)就“谁挑起了一战”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认识。(要求:立论正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
2021-12-16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2月抽测历史试题(A卷)
8 .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重新瓜分殖民地, 1892 年法俄签署协约,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放弃了意识形态的分 歧——法国代表激进,而俄国代表反动和独裁。之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地输进俄国,而沙皇则伸出头去 倾听《马赛曲》”。从根本上说,法俄签署协约的目的是(     
A.维持欧洲现状B.争夺世界霸权C.制造局部冲突D.维护世界和平
9 . 在1907年召开的海牙会议上,美国倡议各国限制军备发展,但与会的44国仅愿承诺,一旦战争爆发,将以人道和公正的态度参战。与此相关的时代背景是
A.“大国一致"原则确立B.列强联合孤立美国
C.国际局势日益紧张D.美苏军备竞赛激烈
10 . 1900年英国所占殖民地面积为3271万平方公里,人口3.67亿、1913年工业产量世界第三;法国占有1098万平方公里,人口5000万,1913年工业产量世界第四;甚至连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小国,也占有647万平方公里的的殖民地,人口6500万,远超过了德国、美国和日本三国殖民地的总和,1913年德国工业产量世界第二,美国工业产量世界第一。一时间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声音越来越强。由此可见“一战”的根本原因是
A.老牌帝国对新兴帝国的挑战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C.帝国主义为了争夺世界霸权D.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
2021-06-1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