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从债务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英、法两国则沦为被世界金融业和政府间债务剥削的对象。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B.冲击了西欧的中心地位
C.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D.埋下了冷战爆发的伏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一战”将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声明,也使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由此可知(     
A.“一战”客观上助推了民族意识增强B.巴黎和会的精神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C.近代国际关系主动适应民族解放运动D.民族意识增强影响了西方列强的决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所示为一战后拉美地区部分国家共产党的建立概况。这反映出当时(     
国家概况
阿根廷1918年.社会党的左翼从社会党内分离出来,建立国际社会党,1920年改名为阿根廷共产党
墨西哥1919年9月,墨西哥马克思主义社会党成立,同年11月改称墨西哥共产党
乌拉圭1921年4月,乌拉圭共产党正式建立
智利1922年1月,智利共产党正式建立
巴西1922年3月,巴西共产党举行成立大会
古巴1925年8月,古巴共产党正式建立,后改名为人民社会党
巴拉金1928年2月,巴拉圭共产党建立
秘鲁1928年10月,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吉等人建立秘鲁社会党,1930年5月改称秘鲁共产党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兴起B.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的条件成熟
C.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广泛传播D.社会主义政权在拉美普遍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四年,美国的生产能力大幅增长起来,日本开始取代欧洲在中国、印度和南美倾销商品,阿根廷和巴西也因此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体系。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冲击了传统世界经济格局
B.促进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觉醒
C.严重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D.标志着国际政治中心从欧洲转向美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宗主国把大量殖民地人民投入战场。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B.瓦解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
C.摧毁了宗主国对殖民地的统治
D.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平主义在英国广为流行。1933年,牛津大学俱乐部举办“要不要为国王和国家而战”的辩论会,有275票的人赞同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为国王和国家而战,只有153票的人表示反对。这一思潮是(     
A.基于对一战教训的理性反思
B.绥靖政策形成的温床
C.表明英国青年爱国精神的缺失
D.遏制战争爆发的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在20世纪20年代的欧美各国,正如英国史学家梅德利科特所说:“广大民众要求和平,他们希望自由自在,不受外国人和外国危机的干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许多年间,总的潮流是和平主义,甚至是孤立主义。”这可用于说明,一战(     
A.重新调整了世界政治格局B.给欧美国家带来政治危机
C.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D.使得和平成为世界的主题
2022-07-12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1919年以来,英国外交政策受“和平主义”思潮影响巨大。此时整个英国的外交战略被形容为“和平即国家利益”。英国当局的和平麻痹思想自上而下异常浓厚,英国只重视外交手段。同时英国认为,英国受到威胁的根源来自法国。因此,德国是欧洲大陆唯一可能防止法国称霸欧洲的战略力量。对英国来说,只要德国存在,欧洲就能够或多或少地保持均势。张伯伦则主张英国必须制定对苏联的“安全政策”,把德国拉入西方的反苏集团,以免德国与苏联进一步友好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持英国主导下的凡尔赛体系的目的。

——捕编自刘阿明《一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及其影响》

材料二1918年,美国威尔逊政府提出“十四点计划”:“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和根据“门户开放”原则开发殖民地等旗号,强调“公开外交”“民族自决”和“裁减军备”;建议建立国际联盟来处理战后世界事务;等等。一战后,美国继任总统沃伦明确宣称:“我们压根就不谋求左右旧世界的命运。我们无意牵扯其中。”美国希望战后的欧洲是一个保持稳定局势以利于美国进行经济扩张的欧洲。同时,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表示支持德国成为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

——摘编自程文进《一战后美国的欧洲战略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对德政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英国对欧洲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一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意图。
2022-07-1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欧洲本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大众却期待着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列宁的指导。西欧民众热烈欢迎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布尔什维克主义也越来越为欧洲普通民众所接受。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一战(       
A.阻断了极端民族主义的传播B.重绘了欧洲政治版图
C.使国际格局的中心发生改变D.激化了欧洲内部矛盾
2022-06-3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中牟,登封等六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人类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918年,随着美国士兵和华人劳工远赴欧洲,流感病毒也在美洲、欧洲、亚洲迅速扩散。各参战国政府和官员为了安抚民心士气,都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不允许把流感渲染成“瘟疫”。英法美所有城市的卫生部门都表示,这不是大问题。实际上仅仅只在美国费城一地,6周内就死了12000人,医院陷入瘫痪,医护人员严重不足。191811月,德国在战争和流感的双重压力下宣布投降。到1920年春季,肆虐了两年的“大流感”才逐渐消失。据统计,这次大流感,直接感染了全球13的人口(当时总人口17亿),造成至少约2000万人死亡。大流感后的100年内,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发明用于治疗流感引起的肺炎,各国的卫生公共政策都开始了变革和重组,建立起更先进的疾病监视体系,提倡全民卫生保健和廉价医疗,确保大规模传染病被掐灭在萌芽状态。

——摘编自约翰·M·巴里《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材料三   美国的国外投资从1913年的大约20亿美元增加到1930年的150亿美元,其中30%投放在欧洲。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100亿美元,其中英国向美国借了大约40亿,法国向美国借了30亿,全世界共有20多个国家欠了美国的债务。美国的黄金储备大为增加,从1913年的7亿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亿,到1930年再增加到45亿,世界黄金储备量的40%已在美国手里。

——摘编自尤瑟夫·凯西斯《资本之都——国际金融中心变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德矛盾的焦点。用一句话概括一战爆发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流感疫情恶化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