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20世纪初的一场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这场战争是(     
A.普法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
C.越南战争D.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3-07-18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起初,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家和帝国之争引发了敌对行动。除了如何瓜分权力和领土之外,欧洲列强之间没有取得任何一致。”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实质是(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B.权力领土的争夺
C.帝国主义之间战争D.综合国力的较量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3 .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有其共同特征,即
A.四大帝国土崩瓦解B.战争罪犯受到国际审判
C.世界形成两极格局D.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进展
2021-08-13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A.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
C.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D.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020-08-14更新 | 336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很多交战国都是统治非洲大部分地区的殖民列强,非洲殖民地几乎都参加了战争。为了支持战争,殖民者加大对殖民地的100多万非洲士兵直接参与军事作战,殖民列强鼓励身着制服的非洲属民去杀死“白人”敌人,而在此之前,因为肤色,这些“白人”的生命还被看成是神圣的。不仅男人,女人和孩子也被当成搬运工为军队服务。最终,大约15万非洲士兵和搬运工人失去生命。为了加强对非洲的统治,战争期间及战后,殖民者加大对殖民地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港口、公路、铁路、电缆等。

但是,殖民者对非洲的拉制和掠夺,使很多非洲人倍感失望,他们对战争做出贡献,却没有得到回报。在一些被称为“新精英”的知识分子中,非洲认同和民族性的观念产生了。这种思想影响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非洲民族主义运动。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殖民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非洲殖民地产生的影响
6 . 观察下图,它反映的直接信息是
A.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纽约
B.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交战国的经济受到重创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业发展速度最快
D.西欧经济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7 . 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下列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地及后方劳动力出现匮乏情况。在北洋政府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后,英法两国要求中国向欧洲派遣华工。北洋政府认为,参战华工可以获得协约国所支付的工资,中国政府还可以获得日后胜利国的种种权利。蔡元培等有识之士也大力提倡华工赴欧。一战争期间,中国派遣至英法的华工约有14万人之多。华工们一到欧洲,就立即被划拨到各处,他们不仅在重工企业、港口码头等地从事最艰苦、最繁重的劳动,而且还身处战争前线,负责挖战壕、救伤兵、送给养甚至直接参战,有近2万人死于战火或疾病。一战结束后约11万参战华工回到祖国,他们成为西学及实业知识的宣传者,有的还转变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有1万余华工留在法国工作、生活。

——摘编自王平贞等《一战百年:华工赴欧启示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工赴欧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工赴欧参战的影响。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很久以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上,主导联邦德国史学界的历史解释模式就是“民族神话叙事”。它深受德国历史主义传统影响,根植于浪漫主义和日耳曼民族特性,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结。它从19世纪50年代的普鲁士历史学派一路发展过来,产生了一系列著名历史学家,如蒙森、聚贝尔、特莱奇克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德意志帝国的垮台、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以及长达12年的纳粹统治并未改变其根深蒂固的民族史观。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问题上,德国不是反省自己,而是归咎他人。他们认为英国人的背信弃义、意大利人的背叛变节、俄国犹太人的“背后捅刀子”,才导致了战争的最终失利。大多数史学家更愿意接受战时英国劳合·乔治所说的“慢慢地滑入战争”的说法,即在战争责任问题上要么欧洲大国都犯了罪,要么都可以赦免。

            ——摘编自徐建《21世纪德国学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责任和起源问题的讨论》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带来的主要影响。
2018-05-17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900万人战死,2000万人受伤,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这从本质上表明
A.战争就是人类的灾难B.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C.战争使人类渴望和平D.战争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