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一战爆发后的十多年中,西欧文学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如索利的十四行诗《当你看到千百万无言的死者》、乔治·杜阿梅尔的小说《受难者》、雷马可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等。这些作品反映出当时(     
A.民族独立意识增强B.民众呼唤世界和平
C.战争引发精神危机D.和平主义成为主流
2023-04-20更新 | 694次组卷 | 9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进入20世纪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它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各种经济政治矛盾极端尖锐的产物,又深刻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引起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巨大变动。同时,一战发生在十月革命前,结束于十月革命后,它与十月革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场战争几乎涉及世界所有国家,因为它与战后东西方爆发的世界革命高潮有着直接的连接。由此可见,研究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A.应从全球角度辩证分析其影响B.应考察历史纵向与横向的发展
C.首先须梳理事件发展的全过程D.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变
2023-03-26更新 | 44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5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3大考点9个易错点)-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3年至1920年,欧洲制造业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1920年,美国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石油产量占世界2/3。据此可推知,当时(     
A.美国操纵国联大发横财B.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C.西欧霸权地位逐渐衰落D.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
2023-03-07更新 | 929次组卷 | 10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奥宣战前,一战华工被定义为附属于招募国家的契约性质的劳力;宣战后,被定义为中国派往协约国的“参战代表”;一战结束,中国获得战胜国身份后,一战华工被认为是国家的“功臣”。一战华工角色的变化反映出(     
A.历史研究有助历史记忆修复B.历史事实具有不确定性
C.文字记载决定历史客观存在D.时局变化影响历史解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民经常将“一战”看作欧洲国家之间的内部战争,是一群自称为高级社会的傲慢的人彼此诋毁、互相残杀的血腥场景。从战场返回的居民加深了这一印象。他们尤其不愿再做顺从的臣民。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觉醒B.改变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原有认知
C.促使反对战争、珍爱和平观念形成D.由欧洲内部矛盾引发且具有残酷性
2022-10-27更新 | 379次组卷 | 9卷引用:重点03战争-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推动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B.改变了世界各国力量的对比
C.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意识的觉醒D.导致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7 . 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漫画家所作的漫画《生日好,陛下》。画面中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在凡尔赛宫镜厅,举杯向1914年6月28日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普林西普的雕像致意:“向你致敬,向你致谢!”作者借这幅画
A.讽刺英法美是战争的受益者B.抨击普林西普行为的愚昧
C.表明协约国实力大于同盟国D.暗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2022-05-10更新 | 616次组卷 | 10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8 . 一战爆发后大量华工怀着维持生计,出国发大财的梦想赴欧;一战结束后,5000多名华工受邀参加在比利时举行的运动会,以庆贺协约国的胜利。他们见会场各国国旗中唯独没有中国国旗,遂向举办方提出强烈抗议并愤然离场。这反映出华工
A.强烈的爱国情怀B.整体素质的提升
C.政治意识开始觉醒D.政治地位得以提高
2022-05-07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大战的头几年,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美国在经济上与同盟国的联系中断,而成为供给协约国军火、军用物资和粮食的巨大基地,一跃成为欧洲的债权国。随着德奥集团在军事上的进展,美国参战的舆论逐渐强烈。1917年1月,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中立国利益。3月,美国驻伦敦大使佩齐给总统威尔逊的电报中说∶"很可能唯一可以保护我们目前的优越的贸易地位并防止恐慌的办法,就是对德宣战。"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之后,有中国、巴西、泰国、利比里亚、古巴、巴拿马、沙特阿拉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参加了协约国阵营。参战不久,美国的海军潜水艇、鱼雷舰、驱逐舰大批开到英国海面参加反对德国的潜艇战,并逐步派出陆军200万人到法国。美国对协约国集团大大增加了其财政贷款和军火供应。参战前,美国对协约国集团贷款总额只有27亿美元,到大战结束时,总额达94.06亿美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立及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参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2022-05-06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7讲选修模块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10 . 三场战争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清末民初发生的三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材料一   战争对谭嗣同来说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灾难,更是他个人思想的转折点。他因此对西方文化认识完全改观。……他也不再认为圣人之道是中国独有并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而是承认了西方的伦常也反映了圣人之道。……而1896年成书的《仁学》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谭嗣同强烈的批判思想和抗议精神。

——李玥《从保守到激进——论XX战争后谭嗣同政治思想的转变》

材料二   当初次之失败也(指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指义和团运动期间孙中山领导的惠州起义)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三   根据江西的一则新闻报道,“近日发生一种谣言,谓吾国受欧洲奥塞战争之影响,银行团业已停止借款,前借之款亦在索还,吾国金融将来必有恐慌,九江国民银行归于倒闭云云。此种谣言一起,人民不知所措。日昨竟有数十人各持钞票,向九江民国银行纷纷兑换,道路为塞”。

——《欧战影响于各省》,《申报》1914816

材料四   据史料记载,19121919年,全国共设厂472个,资本额高达9478万元,平均每年设厂59个,几年时间民族工业的资本总额就超过过去的50倍。尤其是纺织、面粉等轻工业迅猛发展,18951919年,全国共有纱厂18家,平均每年设厂1.1家。19141918年间,共设厂50家,平均每年5.5家,设厂数量为过去十几年的2.8倍。面粉厂由1911年的2家增加到1915年的46家。

——高思超《有关中国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分析》

材料五

1915.1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1917中国向德、奥宣战,并派十几万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
1915.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9.5.4五四运动,由北京开始,迅速向全国发展,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15.10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9.5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以上材料中的历史事件主要与哪三场战争有关联?
(2)根据后三段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三场战争对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2-04-16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上海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