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大战的头几年,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美国在经济上与同盟国的联系中断,而成为供给协约国军火、军用物资和粮食的巨大基地,一跃成为欧洲的债权国。随着德奥集团在军事上的进展,美国参战的舆论逐渐强烈。1917年1月,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中立国利益。3月,美国驻伦敦大使佩齐给总统威尔逊的电报中说∶"很可能唯一可以保护我们目前的优越的贸易地位并防止恐慌的办法,就是对德宣战。"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之后,有中国、巴西、泰国、利比里亚、古巴、巴拿马、沙特阿拉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参加了协约国阵营。参战不久,美国的海军潜水艇、鱼雷舰、驱逐舰大批开到英国海面参加反对德国的潜艇战,并逐步派出陆军200万人到法国。美国对协约国集团大大增加了其财政贷款和军火供应。参战前,美国对协约国集团贷款总额只有27亿美元,到大战结束时,总额达94.06亿美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立及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参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2022-05-06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押题信息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大量男子参军后,女性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和家庭支柱。妇女对于援助男性作战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爱国热情。她们成为各行各业的生产者,甚至还加入军队,积极参与战时服务并加入志愿性组织,以各种身份间接参与到战争中。伍尔维奇军工厂,在战前几乎没有女性雇员,而191712月达到24.719人。《蓓而美街报》对英国妇女进行了赞颂,“当她们几乎经受住了像战壕中的男性一样如血与火的考验后,人们不应该再忽视她们所做出的贡献。”战争期间,由于人口的流动,政府必须找到选民人数减少的解决方案。19182月,60030岁以上的英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英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后,女性对自身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战时的表现也引发了女性对自身能力和作用的重新定位。

——摘编自晋睿婷《战争改变女性——两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妇女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地位提高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英国妇女地位提高的原因。
2022-04-30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2届高三4月全过程纵向评价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迷惘的一代”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前的青年们视“拯救民主”“伸 张正义”“为和平而战”这些口号为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积极报名参军。战争结束后,曾让 青年们无比骄傲欧洲的传统文明瞬间崩塌。参战青年发现自己非但没有成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就连过去的工作也已经被没有参加战争的人代替了,城镇和家庭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变得很难适应,社会上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轻视追求高尚情趣等现象也令这一代青年感到迷茫、困惑、无所适从。没有了旧的根基,又没有新的道路引导,他们只能以对主流社会系统“迷失”的外观情绪来抗议社会。但他们在“迷惘”的外表下,在更深的程度上追求个人自由,不轻易向任何人妥协。

——摘编自车继雁《造就“迷惘的一代”:格特鲁德·斯泰因及其作品研究》

材料二   现代中国重要青年运动年表(部分)

名称内容
保家卫国斗争中的青年运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青年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青年指战员占了志愿军部队总数的66% ,战斗连队中青年占80%以上,基层干部大部分是团员,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献身精神,为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和平与幸福,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青年学雷锋活动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中共中央倡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各条战线涌现出许许多多雷锋式的集体和个人。
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地团组织相继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提高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科研攻关最前沿、抗疫斗争第一线、捍卫国防最前线、基层实践大舞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得出来、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

——摘编自黄蓉生《青年学研究》;贺军科《续写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精彩篇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迷惘的一代”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西方青年精神世界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共同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1918年的“大战”深植于帝国主义的土壤之中,发生在世界已经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的时代,战争双方以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为目标,因此使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和牵动全球的世界性,成为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这场战争的发展轨迹却完全超出了战争发动者的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巨大损失,参战双方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有的国家都超过100万。从战争后期到战后,欧洲社会充满了反战、厌战的情绪,战前受到打压的和平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大多数参战国都有很多人罢工、拒服兵役甚至发生士兵哗变。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等国的士兵和平民则将愤怒洒向给他们带来战争的政府和制度,革命成了很多人的选择,战后和平运动影响日益扩大。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何理解“这场战争的发展轨迹却完全超出了战争发动者的预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欧洲和平主义思想兴起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后,美国国会立法向欧洲拨款,用于欧洲的粮食救济和战后重建工作,由此,美国粮食署对中东欧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粮食外交。但法案规定禁止使用国会的拨款或政府的贷款来救济德国、奥地利等前同盟国家,因此,这些国家的政府只能用国内的黄金储备来交换美国的粮食。除中欧国家外,美国粮食署对东欧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如波兰、捷克等国展开了大规模的粮食救济。但粮食署负责人胡佛在救济波兰时提出,如果亲美温和的帕德鲁斯基不被任命为波兰总理,美国将不会救济波兰。在芬兰、捷克、波罗的海国家,美国粮食署的影响也随处可见,他们以顾问的身份勘察矿山,修复铁路,来促进美国在该地区的投资。粮食署的这些活动,有利于该地区正常生产和商业的恢复、各国关系的缓和,也有利于这些国家建立符合自由资本主义原则的代议制民主政体。

——摘编自徐振伟《一战后美国对中东欧的粮食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粮食署开展粮食救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中东欧实行粮食外交的影响。
2022-03-0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爆发后)梁启超就认为,如果中国能恰当地利用国际局势,就能完成创建“完全合格的民族国家”的目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积极呼吁中国参战……一战的爆发使帝国主义列强的视线聚焦于欧洲大陆,日本在东亚得以横行无阻。在1914年底日本占领山东之后,中国参战的愿望更加强烈……到1917年8月14日,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敦促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段祺瑞内阁终于站到战局已明显占优势的协约国一边,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选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曲折历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造成的影响。
2021-02-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资本主义大国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交战方均以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为最终目标。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长期阵地战的僵局摧毁了他们速战速决的侥幸心理,长期消耗的总体战又将各国的全部国力及其殖民帝国也卷入其中,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重创。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全世界饱受战乱之苦的普通大众对和平社会有强烈的期待,导致世界和平运动大大发展。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欧洲协调”已崩溃,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各国必须找出某种办法来保证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这就是促使国际联盟成立的有效的原动力和动机。”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和平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和平运动发展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日两国于1902130日签署了主要是针对俄国的《英日同盟条约》。因为双方的互有所需,该条约于19051911年两度得到续订。1904年,日本利用同盟的保障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1914年,日本借英日同盟的名义向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取代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日本逐步由亚洲强国走向世界强国。自1915年起,英国等协约国向日本订购军需物资,到1918年,在短短约四年时间之内,日本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但是,一战后,英国许多官员对待英日同盟的态度可以概括为“英王陛下政府应该避免在中国承担支持日本'特殊利益'的义务”。最终,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英日同盟在华盛顿会议上最后被四国同盟所取代。

——摘编自王蓉霞《再谈英日同盟及其解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日同盟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日同盟被取代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些西方政客、学者完全否定一战时期中国的存在,对中国对一战的贡献置若罔闻。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宣称一战时“中国既没有花费一个先令,也没有一兵一卒”。但这些偏见无法否认中国对一战的贡献。从大战伊始,两度要求参战、“以工代兵”政策、对德奥宣战到巴黎和会上的据理力争,都是抹不去的事实。这一时期,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主动采取外交手段,首次表达了要求平等加入国际社会的愿望,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进步之举。

为寻求参战机会、列席和平会议、走向世界,“外交政策群体”绞尽脑汁,面对两度要求参战遭拒,中国提出了创造性战略“以工代兵”。华工出洋计划成为国际意识觉醒、国家认同寻求的新手段。总体来说,中国参战是理性的选择。虽事事不顺,但没有阻止住中国的步伐。“参加欧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到积极的一个重要的转变,北京政府的后期积极外交可说由此发端”,欧战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踏板,战后的和平会议被国人寄予厚望,对国家认同的寻求又一次如此强烈。

——摘编自刘桂海、唐延超《一战时期的中国:国家认同的寻求与国际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指出对中国对一战贡献的认识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2022-11-2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尔逊主义认为,一战的意义就在于终结掉那些奴役人民的大帝国,让人们获得普遍自由,从而让一战成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威尔逊认为,之所以会爆发世界大战,根本原因就是大帝国以建立力量均衡为名,压迫弱小民族,引发内外各种矛盾导致战争。因此,为了确保世界和平,便应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允许弱小民族独立建国。

——摘编自施展《国际政治学40讲》

材料二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概括材料一中“威尔逊主义”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一战后世界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并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2020-10-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