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美国学者斯塔夫里河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册)》一书中指出。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哲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系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B.一战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C.一战给欧美各国的经济带来重创D.一战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2 . “那一年没有圣诞节庆祝,也没有重返故里,他们再也没回来。那场大战毁灭了帝国,创造了各种形式和大小的新国家;它拉开了苏联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的序幕。”材料中的“大战”是指
A.拿破仑对外战争B.美国独立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D.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3 . 下表为一位高一学生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其中错误之处是
战争时间1914—1918年
战争目的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战争性质反抗欧美建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斗争
战争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A.战争时间B.战争目的C.战争性质D.战争结果
4 . 1918年11月9日,德国柏林工人在社会民主党左派的领导下举行起义,推翻霍亨索伦王朝,宣布建立共和国,德皇威廉二世亡命荷兰。这一事件在当时
①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得到马克思的大力指导
③标志着德国最终战败投降   ④表明德国人民反对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引发对制度的信任危机B.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C.致使欧洲中心地位丧失D.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6 .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认识到西方文明自身所遇到的冲突和张力,西方文明也有着自身的难题和挑战,他对于中国文化有了更高的评价和更加客观化的认识。出现这一看法的原因主要在于
A.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一战”引发的理性反思D.西学东渐不断深入

7 .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这一破坏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这两次大战对世界历史具有相似的意义。不过,它们也存在着重大差别,这些差别对当今的国际舞台有着重要意义。比起先前的霍亨索伦王室和哈布斯堡王室,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欧洲和亚洲旧秩序的破坏要大得多。德国入侵占了整个欧洲大陆,日本人则侵占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但是,这两大帝国都是短命的。它们到1945年已不复存在,留下了两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的地区在内的权力真空。同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差不多,这两大权力真空的存在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使各交战国不能在1945年之后立即形成全面的和解。

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臣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加强形成了鲜明对照。20年内,欧洲诸幅员辽阔的帝国几乎全部消失。因此,战后不久全球两大著名的发展便是殖民地革命和冷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差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