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下列能佐证“亚洲本身都变了”的是(     
A.一战导致亚洲殖民体系土崩瓦解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政党政治
C.亚洲无产阶级主导民族解放运动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进程
2 . 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奥宣战前,一战华工被定义为附属于招募国家的契约性质的劳力;宣战后,被定义为中国派往协约国的“参战代表”;一战结束,中国获得战胜国身份后,一战华工被认为是国家的“功臣”。一战华工角色的变化反映出(     
A.历史研究有助历史记忆修复B.历史事实具有不确定性
C.文字记载决定历史客观存在D.时局变化影响历史解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当时的人们,包括社会精英和新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阶层,都把妇女看成仅仅承担家庭职责、相夫教子的角色……当战争爆发后,男人都走上前线,而妇女则承担了后方沉重而繁杂的工作。还有一些女性也走上前线。可以作为证明的是,英国宣传画中有大量展示妇女风貌和精神状态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30岁以上的妇女获得选举权。”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一战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B.英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
C.妇女对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D.宣传画对社会动员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孙中山曾经极为认同西化,立志建立一个西方式的新中国,但他在1924年的演讲中指出,“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他的政治各方面”,“欧美的特长只在科学”,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认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国共两党第一次成功合作D.一战及战后秩序的刺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为1984年萨拉热窝冬季奥运会会徽,五环下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红色雪花图形,红硕的雪花,像是凄艳的鲜血,又是沉重的叹息,告慰“与花同眠”的死难者。红色雪花图形(     
A.彰显古希腊辉煌灿烂的文明B.象征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蕴含着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D.警醒人们反思一战珍爱和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8年1月,一种流感从美国爆发,随美军进入欧洲并波及亚洲和北非国家。到7月病毒发生变异,流感瘟疫在全球各地几乎同时爆发,死亡人数远超战争,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之一。这反映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历史合力论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阶级斗争学说
7 . 下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漫画家所作的漫画《生日好,陛下》。画面中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威尔逊在凡尔赛宫镜厅,举杯向1914年6月28日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普林西普的雕像致意:“向你致敬,向你致谢!”作者借这幅画
A.讽刺英法美是战争的受益者B.抨击普林西普行为的愚昧
C.表明协约国实力大于同盟国D.暗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8 . 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当时出版的《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也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上述认知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一战后欧洲优越感的丧失D.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9 . “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A.引发对制度的信任危机B.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C.致使欧洲中心地位丧失D.推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10 . 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认识到西方文明自身所遇到的冲突和张力,西方文明也有着自身的难题和挑战,他对于中国文化有了更高的评价和更加客观化的认识。出现这一看法的原因主要在于
A.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一战”引发的理性反思D.西学东渐不断深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