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当时的人们,包括社会精英和新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阶层,都把妇女看成仅仅承担家庭职责、相夫教子的角色……当战争爆发后,男人都走上前线,而妇女则承担了后方沉重而繁杂的工作。还有一些女性也走上前线。可以作为证明的是,英国宣传画中有大量展示妇女风貌和精神状态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30岁以上的妇女获得选举权。”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一战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B.英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
C.妇女对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D.宣传画对社会动员的作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82日,土耳其追随德奥集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土耳其的惨败,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危机。1920810日,协约国提出了灭亡土耳其国家的奴役性条约——《色佛尔条约》。严重的经济危机接踵而来。以民族革命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1921年初建立了土耳其国民军。在110日的伊涅纽战役中,该军以少胜多,打败希腊军,使战局发生变化。19213月至19229月为反攻阶段。1922830日,在多鲁——佩纳尔的决战中,希腊军总司令特里库皮斯被俘。918日,土耳其国民军肃清了安纳托利亚的希腊侵略军。19221011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1923724日,英、法、意、日、希、罗、南七国与土耳其签订了《洛桑和约》,标志土耳其人民反帝斗争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土耳其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耳其独立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1-11-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局势图


                                               图1                                                                                图2

材料二   当战斗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消息传至中国,北京政府马上宣布从停战之日起全国放假三天。当得知美国总统威尔逊将带着他的新世界秩序的蓝图亲自参加战后会议时,北京学生聚集在美国公使馆门前高喊“威尔逊大总统万岁!”……六万人参加了北京胜利大游行,德国政府建造的克林德纪念碑(纪念义和团运动时期被杀的德国外交官)被拆毁,迁至一个公园,重新命名为“公理战胜坊”,即将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请求给予中国五个席位,因为“她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摘编自徐国琦《亚洲与一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并分别写出1条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在战后产生高度期望的原因。
2023-01-21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些西方政客、学者完全否定一战时期中国的存在,对中国对一战的贡献置若罔闻。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宣称一战时“中国既没有花费一个先令,也没有一兵一卒”。但这些偏见无法否认中国对一战的贡献。从大战伊始,两度要求参战、“以工代兵”政策、对德奥宣战到巴黎和会上的据理力争,都是抹不去的事实。这一时期,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主动采取外交手段,首次表达了要求平等加入国际社会的愿望,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进步之举。

为寻求参战机会、列席和平会议、走向世界,“外交政策群体”绞尽脑汁,面对两度要求参战遭拒,中国提出了创造性战略“以工代兵”。华工出洋计划成为国际意识觉醒、国家认同寻求的新手段。总体来说,中国参战是理性的选择。虽事事不顺,但没有阻止住中国的步伐。“参加欧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到积极的一个重要的转变,北京政府的后期积极外交可说由此发端”,欧战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踏板,战后的和平会议被国人寄予厚望,对国家认同的寻求又一次如此强烈。

——摘编自刘桂海、唐延超《一战时期的中国:国家认同的寻求与国际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指出对中国对一战贡献的认识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2022-11-2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大战的头几年,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由于英国海军的封锁,美国在经济上与同盟国的联系中断,而成为供给协约国军火、军用物资和粮食的巨大基地,一跃成为欧洲的债权国。随着德奥集团在军事上的进展,美国参战的舆论逐渐强烈。1917年1月,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中立国利益。3月,美国驻伦敦大使佩齐给总统威尔逊的电报中说∶"很可能唯一可以保护我们目前的优越的贸易地位并防止恐慌的办法,就是对德宣战。"4月,美国向德国宣战。之后,有中国、巴西、泰国、利比里亚、古巴、巴拿马、沙特阿拉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参加了协约国阵营。参战不久,美国的海军潜水艇、鱼雷舰、驱逐舰大批开到英国海面参加反对德国的潜艇战,并逐步派出陆军200万人到法国。美国对协约国集团大大增加了其财政贷款和军火供应。参战前,美国对协约国集团贷款总额只有27亿美元,到大战结束时,总额达94.06亿美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立及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参战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2022-05-06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平汝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押题信息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日两国于1902130日签署了主要是针对俄国的《英日同盟条约》。因为双方的互有所需,该条约于19051911年两度得到续订。1904年,日本利用同盟的保障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1914年,日本借英日同盟的名义向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取代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日本逐步由亚洲强国走向世界强国。自1915年起,英国等协约国向日本订购军需物资,到1918年,在短短约四年时间之内,日本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但是,一战后,英国许多官员对待英日同盟的态度可以概括为“英王陛下政府应该避免在中国承担支持日本'特殊利益'的义务”。最终,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英日同盟在华盛顿会议上最后被四国同盟所取代。

——摘编自王蓉霞《再谈英日同盟及其解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日同盟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日同盟被取代的原因。
7 . 在“史论结合”的同时进行“化论为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他(拿破仑)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法)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材料二   对于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的分析,有多种不同的思考路径。以欧洲为例:①战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先后对纳粹战犯进行了审判,控有破坏和平罪(计划、准备、发动侵略战争)、战争罪(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挑起战争或肆意侵占和掠夺他人财产)以及反人道罪等三项罪名。②从法国将军福熙在看到《凡尔赛和约》后“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的预言,贯串三十年代中后期的、因慕尼黑事件而达到顶峰的“光明/黑暗”前途的争论,再到丘吉尔“一场不必要的战争”的回声,明明白白地指向了国际政治安排的致命缺陷。

——据(英)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美)卡伦《国际关系精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史实,写出作者所持观点的依据。一句话概括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时代精神。
(2)阅读材料二,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看法?侧重分析①,请结合纳粹德国所犯下的罪行进行阐释。侧重分析②,结合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政治安排进行阐释。
2022-03-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界才是占压倒优势地支持建设这支舰队的。他们既对在这种建设中能获得的利益感兴趣,而且也对这支舰队能用于帝国主义目的的服务及其血腥感兴趣。克虏伯的发展是严重依赖于政府合同的,因此,它也像其它的钢铁、造船和化学利益集团一样,有着直接的利润上的动机。但对建设海军的热情并不限于重工业部门,新兴的工业部门如通用电气公司、西门子电气公司等……也是舰队的热情支持者。……使英国逐渐将德国视为最危险的敌人。

——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工业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   威尔逊在1917年4月参战演说中提出:做出这场战争的决定与不幸的旧时代的战争决定一样,人民的意见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尊重,之所以挑起与发动战争是为了迎合王朝中的一小撮野心勃勃的人们的利益,他们长期以来把人民视为走卒和工具……只有自由的民族才会将他们的目标和荣誉系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并将人类的共同利益置于他们的狭隘的利益之上。

——(加)卡列维·霍尔斯蒂《和平与战争-1684-1989年的武装冲突和国际秩序》

列宁认为“当前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到这个最高阶段,社会生产力和资本的规模业已超出单个民族国家的狭隘范围。这一切促使大国竭力支奴役其他民族,去抢夺殖民地作为原料来源和资本输出的场所。”

——《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4页


(1)利用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英国逐渐将德国视为最危险敌人”的主要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威尔逊和列宁关于一战爆发起因的各自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予以评析。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12月,在总统时国会的演说中,威尔逊定位美国在一战中的角色―不偏不倚的调解者:“我们是和平的获益者,我们现在热切希望这一特征(即保持中立)可以让我们不用屈从于其他国家。19171月,威康二世批准了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318日,包括蓝辛、豪斯在内的大部分威尔逊政府成员主张对德宣战。46日,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对德宣战问题。同日,威尔逊发表了宣战咨文,提出“世界叶民主更安全”的口号。191711月,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十月革命,加重了西线的形势。威尔逊于191818日,在国会就战后国际秩序发表了演讲,提出了著名的“战后和平十四点”。这份讲话是威尔逊构建战后世界和国际秩序最为具体的一个方案,几乎囊括了威尔逊时战后世界安排的所有问题。

——摘编自吕源《国际联盟盟约在美国失败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一战态度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10 . 历史之眼看奥运

用历史之眼看奥运,会发现不同时代的历史大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年一度在希腊南部奥林匹亚举行的盛大竞技会,就来源于当时祭祀宙斯的隆盛典仪……相传首度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举办为公元前776年,这一年成了古代希腊纪年之始。

——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材料二   公元前9至(公元前)8世纪,希腊形成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战争不断,需要身体强壮的士兵。而体育竞技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各城邦开展体育运动,故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

——赵本义《古希腊政治哲学》

(1)材料一中,“公元前776年”又可表述为
A.公元前8世纪前期   B.公元前8世纪后期
C.公元前7世纪前期   D.公元前7世纪后期
(2)19世纪以前,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但现在已将古希腊文明史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主要归功于
A.史学家的预测   B.文献的新发现
C.考古学的突破   D.神话的新解读
(3)综合两则材料,归纳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产生的原因。(双选)
A.祭祀神祇的宗教需要   B.训练军人的军事需要
C.获取利益的经济需要   D.城邦交际的外事需要

现代奥运会沿用了古代奥林匹亚竞技会的一些传统、借用了某些仪式,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新赛事。以下为现代奥运会(夏季)举办国一览表。

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年份国家
1896希腊1920比利时1948英国1968墨西哥1988韩国2008中国
1900法国1924法国1952芬兰1972德国1992西班牙2012英国
1904美国1928荷兰1956澳大利亚1976加拿大1996美国2016巴西
1908英国1932美国1960意大利1980前苏联2000澳大利亚2020日本
1912瑞典1936德国1964日本1984美国2004希腊

注:①1972年在德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袭击奥运村,造成11名以色列运动员死亡,史称“慕尼黑惨案”。②1980年,为反对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发起抵制莫斯科奥运会。1984年,为报复美国,苏联发起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

(4)1916年、1940年和1944年,三届奥运会被迫停办的原因是
A.两次世界大战   B.经济危机打击
C.全球流感肆虐   D.气候变化影响
(5)以1950年代为界,现代奥运会举办国出现了哪些变化?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奥运会举办国的变化反映了现代世界怎样的发展状况?

材料三   一些人相信战争的可能性在逐渐减少,我认为这就不是空想。显然,电报、铁路、电话、热衷于科学研究、代表大会、博览会对和平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的条约与外交协议。……向国外送出划桨选手、赛跑选手和击剑选手吧,这将是未来的自由交往,一旦这样的自由交往成为古老欧洲的风尚,和平事业将获得崭新而有力的支持。综上所述……我会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一个以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伟大而有益的事业:复兴奥林匹克运动。

——【法】顾拜旦《奥林匹克宣言》,1892年

(7)“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试图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理由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
2021-12-19更新 | 192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